(記者 張雪峰)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0.2℃(上周二),最高氣溫11.8℃(上周二),一周降水量27.1毫米。
昨日一早,出門的人便遇見了細碎的雪花,這才是冬天應有的模樣。說起來,這還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降雪,由于雪量很小,很難形成雪景,往后還得看氣溫和降水量,到底能不能存住雪。據最新天氣預報,之后還會有像樣規模的降雪,盼望有瑞雪豐年之意。其實今冬冷的倒是早,只是因為天干,降水量少,之前一直沒有形成降雪。在本輪降水中,由于冷空氣的影響,降雨先演變為雨夾雪,后又形成降雪。
時光流轉,歲末年初,今日也到了農歷“小年”,年味愈來愈濃。“小年”也稱“祭灶”, 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有所謂“官三民四船五”, 即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但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愿望卻是一致的。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過去農村都用磚砌大灶的,房頂上有煙囪。祭奠灶神,那就是灶王爺了。貼在鍋灶墻上有灶神的像,兩旁都有對聯,上頭還有橫批一條,一般都把灶王爺比做家中主人的意思。想想倒也是的,民以食為天,要吃吧,就有燒和煮的,都靠大灶頭,灶神顯然位置顯赫。正因為灶王爺重要,大家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就要進行“祀灶”活動。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供品中的甜食贏得了小孩子的歡喜,準備的充足,剩下的就到了孩子們的嘴里。“祀灶”到最后,一般有年歲大一點的人念念有詞,內容無非是:灶王,上天堂,說好話,不說壞話,帶回來五谷雜糧等等。有的迫切需求生兒育女的人卻在念:二十三,灶王來把西天上,盼著馬尾巴上帶回來個胖小子。從臘月二十三開始,表明中國人一年中最愉快的節日系列即將來臨。就此預示上,過好臘月二十三仍然還是有點意義的。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本周全市將維持一段連陰雨雪天氣,1月26日開始逐漸轉為降雪天氣,有一次明顯降雪過程,26-29日最大積雪深度5~10厘米,部分地區10~20厘米。
本周具體預報如下:
1月25日,小雨或雨夾雪,2~7℃;
1月26日,雨夾雪或小雪,1~4℃;
1月27日,大雪,0~3℃;
1月28日,大雪,-1~2℃;
1月29日,小雪,-4~2℃;
1月30日,陰天轉多云,-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