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紅)
我出生在安徽潁上,二十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近了淮南,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已扎根淮南,奉獻淮南,與淮南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3年,我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那年我13歲,從未出過遠門的我背起行囊走進鳳臺一中的大門,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接觸淮南。那時,在同學和老師眼中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外鄉人,夜深人靜時我常因思念家鄉而淚流滿面。那時我最好的朋友竟是那棵歷經千年,傷痕累累卻一直挺拔屹立著的銀杏樹。她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向我訴說著她所經歷的苦難,鼓勵我要勇于克服困難,迎接挑戰。后來,我的戶口落在淮南,我開始更多地了解淮南。第一次坐3路公交車,第一次去龍湖公園,第一次吃漢堡包等經歷至今難忘!記得那時的3路車是兩節車廂,外形像火車,也許是那時的路面不夠平坦,坐上去就像過山車。最快樂的莫過于去龍湖公園,那時的龍湖公園四面都是圍墻,游樂項目也少得可憐,但那時卻是我們這些孩子的 “樂園”。因為經濟條件不好,我通常是只花門票錢,進去只看不玩。偶爾能玩次“瘋狂老鼠”就會興奮的徹夜不眠。要是從公園出來再能到勝發吃上個漢堡包,那滋味……現如今,3路公交車已更新換代了好幾次,無人售票、冬暖夏涼,在那時都不敢想象。勝發已成為歷史,商貿廣場和地下商業街卻成了新時代的標志。漢堡的味道我已忘記,但城市的一次次變遷、發展我卻銘記心間。從百大到商之都,從地下商業街到華聯商廈,從商貿廣場到家樂福,家電、穿著、日用、食品應有盡有。在百大的城市花園品嘗完咖啡,到商貿去來碗麻辣燙,在王婆享受完大蝦,再到橫店看場精彩的電影,再不過癮的話你還可以去“鬼哭狼嚎”一條街來一曲“難忘今宵”。
從中學到大學,一晃就是十年!老師院門前的大梧桐和梧桐樹下叫賣的商販早已遠去,取而代之的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林立商鋪街邊排。朝陽小街的26號牛肉湯,學院路上的一大碗,是我那時常去的地方,歷經了幾次變遷,也都今非昔比。而現在淮南的牛肉湯更是像淮南豆腐一樣聲名遠揚。
大學畢業那年,我遇見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我的妻子。她是地道的淮南人,有著淮南人共有的美好品行:熱情、包容、真誠、執著……我知道這是上天對我的恩賜,所以畢業后我決定留在淮南,縱然前進的路上困難重重,我們卻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通過不懈努力,我們有了工作,有了房子,有了家,有了孩子,也有了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生活。時光飛逝,這一切,都已成了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一切快樂的,痛苦的經歷都已成為最美好的回憶。從認識到了解,從漂泊到安定;從相知到相守,從溫飽到小康;從潁上到淮南,這是我的成長史,又何嘗不是我與淮南的故事。
60年,我們的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五彩”淮南獨具魅力,它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淮南的變遷,已成為淮南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黑色煤炭的富集地,代表了淮南得天獨厚的資源特異;紅色火電的輸出地,代表了淮南冠譽全國的產業特質;白色豆腐的發源地,代表了淮南博大精深的文化特點;藍色生命的起源地,代表了淮南源遠流長的歷史特色;綠色生態的宜居地,代表了淮南充滿希望的未來特征。開放的淮南正張開雙臂,迎接一個個燦爛的春天!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綠,陽光的幸福是鑲一身金……而我的幸福是生活在五彩淮南。此刻,我想借《牡丹亭》中的句子表達我的淮南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我愛淮南——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