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扎根基層法庭26年,曾兩次身患癌癥仍堅持工作,辦案累計逾2000件,無一錯案——抱病履職的“微笑法官”
“不離工作崗位,是我與死神抗爭的最好良方。”淮南市壽縣壽春法庭副庭長李璐說。白皙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溫柔的話語中卻飽含著堅強,誰也看不出眼前的這位女法官,曾兩次身患癌癥仍堅持工作,每天用微笑面對每一位來訪群眾,被親切地稱為“微笑法官”。
2月20日早上7點半,李璐消瘦的身影就出現在辦公室,忙里忙外準備著接待來訪群眾。沒過一會兒,一位老大爺走進辦公室,前來咨詢贍養老人的相關問題。李璐熱情接待,微笑著解答各種疑問。“基層法庭面向老百姓的家長里短,離婚的、贍養老人的、財務糾紛的案件比較多,很多案件調解調解,就用不著立案了。”李璐說。
在基層法庭工作26年里,李璐有一套自己的“調解經”。她從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再到法庭副庭長,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由于長期勞累,李璐身患多種疾病,她怕耽誤工作而一拖再拖,僅僅買一些藥物簡單止痛。
2012年12月,李璐病情加重,不得不去合肥大醫院做檢查,結果查出患結腸癌。李璐做了腸道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很成功,醫生把她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醫生叮囑她術后一定要好好休息,可是沒過多久,她又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和大家一對一分案件、辦案件,半年辦理案件50多件。
“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身體躺在病床上,心里卻在想那些未辦理的案件,那種滋味比生病更難受。”李璐說。
2013年7月,李璐在辦理一起民事賠償案件時,代被告前來應訴的病弱的妻子與先天殘疾的幼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庭審時,原告滔滔不絕、義憤填膺,被告妻兒除了連連哀求便是靜默……經過李璐耐心地勸解,原告同意被告只需賠償醫療費用便結案。
案件雖了,但李璐對當事人的牽掛卻未曾放下。剛剛化療結束還在家休養的李璐不顧病體的虛弱,頂著烈日,和同事們一路顛簸來到被告的家中:年久失修的破瓦房、家徒四壁的房間、一件像樣的桌椅板凳都沒有……觸目所及的貧困景象讓李璐潸然淚下,她二話不說把口袋里的200元錢給了他們。回來后,李璐多方努力,經過反復的勸說調解,終于做通了原告的工作,使其自愿放棄這筆賠償款。
2013年8月,李璐又被查出患有淋巴癌,這次不得不遠赴北京進行化療、放療。每次化療都使李璐惡心、嘔吐,連續幾天咽不下一粒飯、吞不下一滴水。長期化療使得李璐的頭發幾乎掉光,但為了不耽誤工作,身體稍好點后,她又堅持戴著假發回單位上班,“微笑”面對每一位群眾。
2014年的夏天,李璐和單位同事一同到浙江寧波去調查一起案件當事人的房產情況,一路奔波,李璐不說累;飲食不適,李璐不說苦。“雖然身體上受點苦,但是我精神上很滿足。既然來寧波出差,就得抓緊時間處理好工作。”李璐說。
為了治病,李璐花光了多年的積蓄,全家人節衣縮食。細心的領導謀劃了幾套方案,卻被她一一拒絕:黨總支倡議捐款,被她叫停,說大家都不容易;同事們探望時拿出的三五百元,也被她挨個退回。“不想讓組織為難,更不能連累同事,我的這點小事自己還能扛得住。”李璐說。
“今年51歲了,只要身體允許,我會快樂地工作到退休。”平凡的話語,濃縮著李璐對工作的熱愛。現如今,李璐的病情相對穩定,除了一年一次的例行檢查,李璐看上去與其他人沒有區別。扎根基層法庭26年來,李璐辦案累計逾2000件,年均調解率在70%以上,無一錯案、無一上訪案件,她也被評為2016年5月份“安徽好人”。
(安徽日報記者 張岳)
(《安徽日報》2月21日2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