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經鑒定,國家二、三級文物近百件(套)
眾所周知,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觸犯刑法。3月20日,謝家集區人民法院就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案,36名被告人被提起公訴,其中30名被告人被控犯盜掘古墓葬罪,6名被告人被控犯倒賣文物罪。
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邱國某、柏某等30名被告人分別結伙,到謝唐山鎮、三和鎮等地,用鐵鍬等工具盜掘古墓葬,盜得劍、銅鏡、素面鼎、銅壺、四山鏡、瑪瑙簪子等文物多件。經文物部門鑒定,被盜墓葬多為戰國至漢代時期的古墓葬,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依法受國家保護。公訴機關還指控,被告人李春某、陳文某等6人以牟利為目的,多次收購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并欲倒賣獲利,公安機關在其店鋪或住處內,查獲并扣押了尚未倒賣的大量疑似文物。經鑒定,國家二、三級文物有近百件(套)。
公訴機關認為,邱國某、柏某等30名被告人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應當以盜掘古墓葬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李春某、陳文某等6人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應當以倒賣文物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庭審中,公訴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36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發表了意見,被告人進行了最后陳述。庭審持續了近13個小時,鑒于涉案人員眾多,案情復雜,法庭沒有當庭宣判,淮河早報、淮南網將持續關注案件審理情況,并適時發布有關報道。(記者 蘇國義 通訊員 謝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