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銅陵日報社總編輯劉成發
“這是我第二次來淮南,與十幾年前初到淮南相比,這次我感到淮南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所到之處都是萬紫千紅、色彩斑斕。而且淮南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許多古代遺跡和自然景觀,美景、美食令人流連忘返,繁華鬧市中又保留著許多古樸風韻!”4月19日下午,前來參加2018年安徽經濟好新聞評選的銅陵日報社黨組書記、總編輯劉成發在談及淮南印象時對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樣說道。
劉成發說,淮南和銅陵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以礦立市,經過這些年的轉型發展,城市面貌和經濟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延長了產業鏈,逐步擺脫了對單一資源的依賴,并榮獲了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的確可喜可賀!2015年淮南又迎來了新的區劃調整,發展空間更大了,從工礦城市發展為湖光山色相輝映,山、水、城融為一體的山水園林城市。
作為媒體人,媒體融合發展自然是當下繞不開的話題。在采訪中,劉成發稱,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受眾逐步萎縮,廣告呈現斷崖式下跌。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融合不是目的,轉型才是根本。轉型的目的就是把傳統報紙打造成基于互聯網的媒體融合新平臺。當然,受體制、資金、人才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地市級黨報融合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發展薄弱,也存在著種種問題:機構之間更多呈現協作關系,而非融合關系;各類新媒體產品冗余,有待進一步融合;內容缺乏足夠的豐富性和吸引力,缺少新媒體的特征;人員能力不足、編制不足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把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作為重大戰略任務進行部署,為我們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劉成發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隨著新媒體發展的速度不斷增快,作為地市級的黨媒,銅陵日報社一直緊跟發展步伐,從如何發揮黨報自身優勢、提升主流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力度上狠下功夫。在新媒體方面,該報社近年來利用現有資源,著力打造以銅陵新聞網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矩陣。與此同時,該報社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組織全體職工赴復旦大學開展媒體融合專題培訓等,不斷增強全體職工的全媒體意識;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將點擊量、閱讀數、新媒體技術應用、微信公眾號粉絲數量等納入了績效考核指標;同時進行平臺再造,建設“銅陵市融媒體中心項目”、全媒體采編平臺項目。
采訪中,劉成發對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說:“這些年,我們在媒體融合發展上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都處于起步階段,和一些兄弟報社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我們也希望在會議間隙,能夠和兄弟報社多交流,學習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記者 柏雪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