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柏雪)惠殘服務事多、面廣、線長,涉及殘疾人切身利益。近日,潘集區殘聯以服務之“變”換惠殘之“效”,實現惠殘服務方式轉變,不斷在服務殘疾人民生上加碼發力,加快惠殘利民政策便捷落實。
區殘聯將入戶訪視重點集中到低保殘疾人家庭、以老養殘家庭、一戶多殘殘疾人家庭等群體,通過信息收集、渠道跟蹤、心理疏導、情感照護等辦法,動態了解其需求情況,幫助解決殘疾人面臨的現實期盼和發展要求。截至目前共走訪殘疾人家庭221戶,分類指導,靶向施策,提升殘疾人幸福指數。同時,區殘聯今年初提出“上門評殘服務,做到一個不少”的惠殘工作目標。用情暖心、用行幫困,讓需要上門服務的殘疾人心氣更順。今年1至5月份,有意愿要求上門鑒定評殘的56戶已全部完成服務,實現了“困難殘疾人上門評殘一個不少”的目標。區殘聯還匯聚利用各類資源,科學運用“實踐+提醒+預約”的助評模式,解決了制約障礙,在保障機制方面多下功夫,形成系統完善的供給模式,滿足了困難殘疾人家庭實際需要,“服務一人、幸福全家”。
此外,服務模式創新提升效率。“以前辦證、辦‘兩殘’補貼要跑四五個地方,現在手機上一點就能全辦好!”家住潘集區架河鎮的秦女士通過“皖事通”APP一次性完成了殘疾證辦理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全程僅用時3天。這一變化得益于安徽省高效辦成“殘疾人服務一件事”改革在基層的有效推行。今年以來,潘集區殘聯根據上級部署要求,聚焦殘疾人“急難愁盼”,將12項高頻服務整合為“一件事”,殘疾群眾在“皖事通”APP上輕點手指,或者在殘聯窗口一窗受理,即可辦理相關事項,服務從“多窗跑”向“一網通”轉變,實現“一次辦、高效辦”,讓殘疾人群體切實感受到政務服務的速度、溫度和效能的提升。
潘集區“殘疾人服務一件事”改革以數字之智、服務之心、作風之變、溫情之招,提升了殘疾人服務效能,殘疾人日!凹彪y愁盼”能夠得到有效化解。截至目前,該區已高效辦成服務殘疾人“一件事”261件,讓殘疾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