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鳳臺縣李沖回族鄉的連片桃林碩果累累,果農們忙著采摘、分裝……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該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水果產業,走出了一條“特色種植+品牌打造+農旅融合”的新路子,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特色種植提質量,水果秒變“致富果”。該鄉依托淮河沿岸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積極引導農戶規模化發展桃、杏、葡萄、西瓜等特色水果種植,全鄉果樹總面積達到4000多畝。為提升產業競爭力,該鄉聯合農業農村部門推廣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新技術,引進陽光玫瑰、黃桃等優質品種,定期邀請科技特派員走進田間地頭,統一技術指導和品控標準,深耕無公害水果種植理念。“以前種杏子靠天收,現在靠科學,畝產提高30%不說,果子甜度更穩定!”杏農王孝武邊分揀果實邊介紹,通過多次技術賦能,當地水果品質顯著提升,成為市縣各商超的“搶手貨”。
品牌打造促增收,產業煥發“新生機”。為破解“增產不增收”難題,該鄉積極推動產業升級,一方面打造“淮畔果香”特色品牌,引導各村通過電商直播、農超對接等方式打開銷路;另一方面積極拓寬果脯加工、果酒開發、果干制作等附加產業渠道。今年5月,該鄉首次對接市新聞傳媒中心,通過實地走訪、拍攝果園實況,啟動助農宣傳行動,在多個粉絲群發起團購活動,僅一天時間就售出鮮杏近600斤。“杏子好吃,啥時再團?這次買少了!”參與團購的市民拿到杏子后贊不絕口,這不僅既是對杏子品質的認可,更是李沖水果產業突出重圍的肯定。
農旅融合添活力,沃野繪就“振興圖”。圍繞“果園變景區”思路,該鄉將水果產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春賞花、夏采果、秋品景、冬民俗”的四季文旅線路,讓游客親身感受民俗文化、入園采摘活動的樂趣,在品嘗“老十碗”“牛全宴”等特色美食的同時,還能在淮河景觀上悠然漫步。據了解,每年采摘季,該鄉接待游客量達2萬人次,有效帶動周邊100余戶群眾增收。
如今,李沖回族鄉的“甜蜜事業”越做越大,一條“產加銷貫通、農文旅共生”的鄉村振興新路子越走越寬。
(記者 賈靜 通訊員 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