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 通訊員 連星星)當法院的沉穩“灰”與警察的正義“藍”在社區交匯,會碰撞出怎樣的治理火花?近日,田家庵區人民法院泉山法庭聯合老龍眼派出所、司法所創新推行“庭所共治”模式,通過職能協同、情感疏導與法治教育相結合,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糾紛,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鮮活實踐。
日前,老龍眼派出所接到一起特殊警情:李女士因交往多年的男友孫某隱瞞已婚事實并借款95萬元未還,情緒崩潰。民警迅速安撫其情緒,同時聯動泉山人民法庭法官介入。法官現場厘清借貸法律關系,指導李女士固定轉賬記錄、聊天證據,并詳細講解訴訟流程。“公民的合法權益絕對享法律保護,法律會為您撐腰!”在“庭所”聯動勸導下,李女士重拾維權信心。
在東淮社區,一起因噪音引發的鄰里糾紛持續升級,甚至出現激烈沖突。泉山法庭、老龍眼派出所與社區三方迅速組成調解組,趕赴現場:一方面安撫雙方情緒,從法律角度釋明過激行為的后果;另一方面,針對樓下視力殘疾住戶的實際困難,積極引導其優先通過調解、協商等非訴方式化解矛盾,并針對其關心的訴訟流程、舉證責任予以解答,引導其理性訴訟。多部門的協同,為劍拔弩張的鄰里關系,帶來了“破冰”契機,生動詮釋了“以和為貴,以法為基”的基層治理智慧。
“法院灰+警察藍”,是基層治理的色彩融合,是職能協同的生動實踐。從詐騙維權到鄰里糾紛,多部門聯動將法律服務和矛盾調處延伸至社區一線,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更依靠專業力量、協同力量,共同守護社區和諧,筑牢基層治理的“銅墻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