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在八公山區文化館里看“清風廉道”廉潔文化展

八公山區紀委監委青年干部在廉政教育展館學習
“有人會說,我們不貪不占,監督跟我有啥關系?其實啊,這關系可近了!你家申請的低保補貼到賬了嗎?物業收費合不合理?這些事兒都關系到咱們的日子過得舒不舒心、咱們受到的待遇公不公平。”近日,八公山區土壩孜街道惠民社區的廉情信息員王俊正在向群眾宣講紀法知識,大家認真聽仔細記,把廉潔知識放在心里。
陣地賦能,織密基層監督網絡。據了解,八公山區建成2個廉勤驛站,劃分141個廉情監督網格,配備42名村級廉情信息員,在村級文化服務中心推送“清風廉道”展陳,讓廉潔教育直達“神經末梢”。
王俊說,在平時走村入戶時,我們既當“廉情收集員”,又當“政策宣傳員”。一邊傾聽鄉親們的操心事、煩心事,一邊用大白話講解著黨紀法規。
現在大伙兒都知道了,遇到不合理的事該找誰、怎么反映,監督的“探頭”真正裝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
在該區八公山鎮妙山村的“清風茶桌”,廉情信息員正在向群眾反饋訴求辦理情況,村民王守勤滿意地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村水壓不穩定,忽大忽小。我們就跟村里的廉勤驛站反映了,沒多久問題就解決了,換了水管后,各家的水龍頭也都進行了更換,現在水壓穩定,我們的生活方便多了。”
記者了解到,八公山區紀委監委深入挖掘“豆腐發源地”八公山獨有的文化基因,從豆腐“清白方正”的品性中凝練核心價值觀——“方者,有棱有角,秉公執紀;正者,不偏不倚,固守初心”,創新化用“最是清廉方正客”的詩意,打造“方正+”清廉品牌。如,淮南子文化園內有將“豆腐”與“清廉”相結合的專屬版塊;八公山區文化館里設置了“清風廉道”廉潔文化展;區紀委監委推出“紀小攔說紀”“紀小蓮說廉”系列漫畫;“方正客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紀法宣講,推動作風建設深入人心;推出“方正青廉說”有聲欄目,讓青年干部在誦讀廉政警言、分享家風故事中夯實清廉根基……一系列創新載體,讓廉潔文化“潮”起來。
八公山區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中的“廉”元素,持續深化“方正+”品牌建設,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始終,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護航高質量發展。
從思想鑄魂到文化浸潤,從陣地建設到載體創新,八公山區以“方正+”清廉品牌為抓手推動作風建設常態長效,這座“豆腐故里、清風之城”,正以“清白方正”的姿態,在江淮大地上綻放出清廉之光。
(記者 付莉榮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