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勤奮讀書,一邊照料體弱的祖母,留守兒童韓悅悅弱小的身軀里蘊藏著無比的勇氣與堅韌。讓人心疼的是——她11歲的小手長了厚厚的繭子
在風景如畫的八公山腳下,有這么一個女娃:她柔弱的肩頭承挑著生活的重擔,她稚嫩的小手長了厚厚的繭子,她明亮的眼神充滿求知的渴望,她思念的夢鄉里呼喚父母的愛撫……她的名字叫韓悅悅,今年11歲,對5年沒有見過父母的她來說,一面照顧祖母的生活,一面勤奮讀書的經歷讓自己過早品味了人生的艱辛與坎坷。人們都說她弱軀藏骨氣,帶著責任書寫自己與眾不同的成長故事。
韓悅悅,淮南明甫中學小學3年級學生,家住蒙城縣韓莊鄉韓莊村。由于家境貧寒,2004年春節后,她的父母離開了家鄉,前往上海打工,至今沒有回老家一次。成了留守兒童的韓悅悅,從此住進體弱多病的祖母家,那一年,她才6歲。2005年2份,為了養活孫女,供她上學,奶奶南天方,用一輛架車拉著孫女,來到淮南,租房居住在淮南明甫中學附近。這對祖孫每天拉著架車,出現在街頭巷尾,靠收破爛為生。
2006年8月下旬的一天,老太太將積攢的硬幣和紙幣倒在床上,祖孫倆數了一遍又一遍,可攢的錢離韓悅悅讀小學一年級的費用還差百元。9月1日一大早,這對祖孫敲開了淮南明甫中學大門。這所學校負責人了解情況后,破格收下韓悅悅,同時將她的各種費用減半。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每天一放學韓悅悅就像個小大人似的跟在祖母身后,干自己能干得動的活。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悅悅越來越能干:寒暑假時,她拉著架車四處收破爛;上學時,當奶奶拉著架車疲憊地進門,她就將自己做好的飯菜端到奶奶面前,開心地看著奶奶吃。
在學校里,韓悅悅還成了老師的好幫手:打掃衛生,給成績差的同學補課,為完不成作業的同學講解題目。班主任卜秀蓮老師對記者說:“這個孩子真的不容易,用來學習的時間都是見縫插針,一點一滴擠出來的。”
放學回家后,小悅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分檢破爛和做飯。每天晚上八九點鐘時,才是她的學習時間,此時,她才能坐在燈下安心學習:復習功課,做作業,預習次日的上課內容。
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60多歲的南天方突發高血壓,韓悅悅硬是用架車將奶奶送到淮南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脫離危險的老人,望著滿頭大汗的孫女,竟哭出聲來。
五年沒有見到自己的父母,留守兒童韓悅悅內心的酸楚是同齡孩子無法體會到的。面對記者提問,單純的小悅悅直言道:“我想爸爸和媽媽,就像奶奶晚上睡覺做夢時喊出爸爸的名字一樣……”
望著韓悅悅背起書包遠去的背影,記者從內心生出一種敬意:孩子,你太棒了,“揣”著責任書寫自己的成長故事。”
(記者 朱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