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群來自安徽師范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的學生攜手來到淮河岸邊,深入實地了解淮河水質,并陸續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母親河”淮河環保志愿服務。
7月4日一大早,15名來自安徽師范大學環境科學學院大一、大二的學生在鳳臺縣環保局門前整裝待發,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旗幟,臉上洋溢著蓬勃的朝氣。有幾位從來沒有見過淮河的同學顯得十分期待,他們不斷催促著司機趕緊發車前往目的地。
9時整,汽車發動,在鳳臺縣環保局紀檢書記毛新陸的帶領下,15名大學生前往淮河第一峽——硤山口,同學們此行是為了采集淮河水的水樣,為日后收集數據、采寫調查報告做準備。
經過20分鐘左右的車程,同學們到達目的地。沿著小山的臺階拾級而下,不多久,壯美的淮河風光便展現在同學們眼前。
隨后,學生們立即開始動手采集淮河水樣,他們將在鳳臺縣環保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對所采樣的淮河水進行水質檢測分析。同學們告訴記者,實踐活動結束后,他們將根據檢測出的數據,并結合淮河鳳臺段附近的廠礦分布情況,對淮河水質現狀進行分析,以便為日后保護淮河工作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議。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15名大學生都是安師大環境與健康協會的會員,暑假前期,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這15名會員組成了“保護母親河”淮河環保志愿服務隊,并于7月2日抵達鳳臺縣,開始開展為期一周的志愿活動,這也是他們暑期“三下鄉”活動的主要內容。
圖為學生在淮河岸邊采集水樣。
(記者 張春翔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