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集鄉:100%;田集街道:100%;潘集鎮:100%——這便是潘集區“清潔鄉村美化家園”最新的整治村覆蓋率,真是新形勢逼人,新氣象感人。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新一波攻勢,在潘集大地開始了!“非干不可,不干好不行!”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干部群眾的決心和行動。擴面提升、強力推進的信息撲面而來,振奮民心。據說,架河鄉、潘集鎮、平圩鎮的一些村早早地砌好了垃圾池,主動要求加入第二批整治村的行列。
新一波攻堅戰,覆蓋更廣。從今年7月起,在首批57個整治試點村趟出新路的基礎上,新增65個村作為第二批整治村,全區整治村的覆蓋率高達73%,一步步接近“三年內實現全覆蓋”的大目標。
新一波攻堅戰,力度更大。27個村包括三級新農村示范村和沿淮潘公路村,當仁不讓地作為重點中的重點。其中22個村作為市級民生工程試點,9月份將申請市級驗收。這些重點整治村的目光瞄準更高的層次,整治水平肯定要上一個新臺階。
新一波攻堅戰,機制更活。有人管事,有人理事,有人干事,是潘集區破解農村環境衛生難題的成功之道。而“戶集、村收、鄉鎮轉收、區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機制,既符合實際又盡顯實效,仍將成為村莊整治的切入點。從為什么干,到誰來干、如何干,再到有錢干、長遠干,已全面構筑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理的新路子。
新一波攻堅戰,服務更細。區委、區政府從區直機關中選派11位優秀年輕干部,到11個鄉鎮、街道擔任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指導員,幫助20余個重點整治村宣傳發動、制定方案、編制規劃、爭取項目、監督工作任務落實,在村指導時間暫定半年。
新一波攻堅戰,謀劃更實。在第二批整治村啟動之際,潘集區正在擬訂兩個辦法,一個叫整治村資金管理辦法,一個叫月積分考核辦法。前者一改“先給錢后干”的老路子為“先干后給錢”的項目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好資金的效益和基層的主動性,由整治村先規劃、先整治,然后向區里申請驗收達到標準后才能獲得補助資金。后者將整治村的工作納入區對鄉鎮、街道的常態管理。據了解,這個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農村環衛設施建設,原來每一個整治村配齊一輛垃圾轉運車及相關人員,最近根據每天的垃圾轉運量進行了調整,每三個整治村才配一輛垃圾轉運車。
立秋時節,記者再度來到潘集區親身感受了連續涌動的這股熱情。雨水洗刷的蘆集鎮,顯得格外清新。村頭路旁垃圾池的數量真是不少,清理垃圾的痕跡四處可見。新路燈、新道路,讓人眼前一亮,在連綿的小雨中,保潔員仍在清理雜草、清運垃圾。
73%的整治村覆蓋率,今夏起在這片熱土將涌動更大的惠農熱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