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淮南市潘集區“新型農民水產專業培訓班”開課,培訓為期3天,課程涉及水產養殖、魚病防治及漁業統計等內容。
據淮南市潘集區水產站負責人介紹,由于長期大量的煤炭地下開采,產生了很大范圍的地表沉陷,沉陷區形成大面積積水,水面約有2萬畝。近幾年,潘集區對沉陷積水區域進行維修和改造后,開發利用作為水產養殖基地。通過治理,目前已初步形成了1.5萬畝集中養殖水面,其中0.7萬畝高標準精養魚塘水面已建成,形成了沉陷區綜合治理的“后湖模式”。在進一步的發展中,更需要現代科技的指導,為此,潘集區水產技術推廣站邀請省市水產專家,為養殖戶送去新技術,以達到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效果。
夾溝鄉劉集村農民陶義處與人養殖500畝水面,田集鄉李圩村農民王懷勝則從事魚苗繁育,在向水產專家的咨詢中,他們最多的問題就是魚病防治。他們對記者說,現在正是漁業生產關鍵時期,對這樣的培訓最關心,如果遭遇病害不懂得防治,自己的投入就會遭受重大的損失,水產培訓對他們的漁業生產有很大的幫助。
(記者 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