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規定的不正當商家或被罰款萬元
網購行業今后將有法可依了。7月1日,由國家工商總局制定出臺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正式開始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規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行政規章,網上開店由此進入了“實名制”時代,不正當商家再也無法通過“坑蒙拐騙”來盈利了,整個網購行業得到了規范。
實名注冊 網上交易從此有了法律保障
新出臺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自然人,應當向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提出申請,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應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這意味著,個人網上開店進入了“實名制”時代。
7月2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多數網店主都對新規表示支持,他們認為新規的實施,尤其是網店實名制的實施,將促進網店的誠信經營,使整個網上交易市場更加規范和健康,有利于網絡交易市場的繁榮和發展,也讓網絡交易從此擺脫了以前“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
而對于廣大網民來說,新規的實施,讓他們在網上買賣時,變得更有底氣。一位網名叫著“幻月之泉”的網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今年4月份在網上看中了一套實木家具,與在本地實體店看的價格相比,便宜了近三分之一,抱著撿便宜的想法,他與網店賣家取得了聯系,并預付了3000元的訂金。結果等了2個月,該網友也沒等到對方發來貨,由于未采取第三方支付交易,訂金也打了水漂。該網友表示,如果當時實行的網店實名制,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了,他相信隨著新規的實施,以后網上交易會更正規更安全。
責任明確 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有了審查義務
《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中還規定,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必須對網店賣家的經營資格進行審查、登記、公示,建立交易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良信息處理制度,同時對網上涉嫌侵權商品采取措施,不得縱容售假等。并對違反有關規定的,最高可被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新規的要求在國內主要交易網站得到了嚴格的執行。2日,當記者以賣家的身份嘗試在淘寶網開店,發現需要通過實名認證,下載聊天工具,并發布10件以上的商品等多項程序才可以免費開店。而其中的實名認證則是網絡交易平臺對賣家身份真實性審核的關鍵。記者了解到,賣家若想通過淘寶的實名認證,必須去銀行開通與本人身份信息相同的銀行賬戶,并通過交易網站核實才行。
如此嚴格的網店實名制審核,讓不正當商家通過“坑蒙拐騙”來盈利的做法徹底成為了過去,整個網購行業得到了規范。
網店辦照 工商注冊規定并非“一刀切”
在采訪中,記者還發現有許多網店賣家對網店“實名制”的理解存在誤區,認為網店“實名制”就是每個進行網上銷售的網店都要辦理工商執照,一些經營者更是因為擔心條件不夠不能辦理執照而惶恐不安。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據淮南市工商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工商部門目前只是要求提供網絡交易平臺的服務商,對通過其網絡經營的“店主”進行實名登記。如要求拍拍網的管理者,對通過該網進行銷售活動的經營者(網店賣家)進行實名登記,并不會強制要求那些條件不夠的網店賣家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當然,如果網店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應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
強化監管 工商部門開展網絡普查
據了解,目前我市工商部門已開始對我市網絡經營環境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總結網絡商品交易發展現狀、交易特點、存在的主要問題、制約發展的主要瓶頸等,為后期立檔建戶和電子數據庫的建立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