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今日視點 > 田里麥黃,淮南掀起午收高潮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建好數字生態賦能中小企業
               營造呵護民企干事創業好環境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田里麥黃,淮南掀起午收高潮
              【字體: 】 發布時間:2011/6/2 0:51:09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預計全市將投入夏收機械5500臺,午收機收面積達到150萬畝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遭受了罕見的大旱,這場干旱的過程,正是小麥播種、生長、收割的過程。如今,田里麥黃,淮南迅速掀起午收高潮,今年淮南的小麥收成如何?農民的心情怎樣?5月31日,記者兵分多路,深入到麥收一線采訪。

                麥收市場 競爭激烈

                “以前收麥子是全家出動,地里全是戴著草帽揮著鐮刀的莊稼人,現在你看,只有地頭上有兩三個等著收麥粒的人,麥地里跑的全是聯合收割機。”5月31日下午,田家庵區安成鎮沿淮村村民王士春指著金黃色的麥田里來回穿梭的大型聯合收割機告訴記者。

                記者站在淮河大堤上看過去,在一望無際金黃色的麥田里,幾十臺聯合收割機正嘟嘟嘟地奔跑在田間忙著收割小麥。下午4點鐘左右,原本在田野中飛跑的收割機不少已經開上了田間的小路。一位把聯合收割機停在路邊的駕駛員王國光告訴記者:他駕駛聯合收割機參加農忙已經有十多年的時光了,剛開始的時候,收割機往田間地頭一開,村民們就像迎新娘子一樣迎過來,家家戶戶在田里排隊把收割機往自家田里帶,特別是收麥子的時候,收割機24小時幾乎不停運轉。但是現在,收割機是越來越多,農民收麥子再也不用排隊等著割麥子了,很多收割機忙到下午4點左右就沒有活了。

                當天下午,騎著摩托車來到地里查看麥子的沿河村村民王士清說:他家的麥子再過兩三天就可以收割了,他說這幾天天氣晴朗,他想讓麥子在田里多長幾天,多曬曬太陽吹吹風,等麥子再干些用收割機收下來后就可以直接出售了。讓王士清不擔心收麥子的底氣正是田野中越來越多的聯合收割機,王士清說:現在到田里就能找到收割機,基本上不用排隊,他家3畝多地的麥子,一個小時不到就能全部收完,加之今年天氣晴朗干燥,所以他不用擔心搶收麥子的問題。

                從宿州市蕭縣到淮南“淘金”的聯合收割機駕駛員謝勇說:現在農民收麥子是越來越方便,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與他一起來到淮南參與搶收小麥的收割機駕駛員,大家普遍的感受是每天都要與其他收割機激烈競爭才能夠搶到更多的農活。

                鄰里幫忙 顆粒歸倉

                俗話說:農忙不等人,莊稼收到家里才是自己的。5月31日,記者走訪我市各區縣田間地頭總能遇到鄰里、親戚相互幫忙,搶收麥子顆粒歸倉的動人故事。

                家住田家庵區安成鎮沿河村的72歲老人廖多泗在淮河岸邊種了兩畝多地小麥,由于廖多泗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人身體又不好,眼看著地里的小麥一天天的變黃,老人越來越擔心收割問題。5月31日,站在自家地頭的廖多泗告訴記者:前兩天天氣變陰,還滴了幾滴雨,把他急得兩晚上都沒有睡好覺,這雨要是下大了,地里已經熟了的麥子就得全毀在田里。

                正在老人著急的時候,同村村民王五好在田里遇到老人并告訴他:5月31日下午他也要下地收麥子,正好兩家麥地相隔不遠,到時候他可以幫助廖多泗把裝袋的麥子運回家。5月31日下午,記者在沿淮麥田走訪時正好遇到王五好幫助廖多泗把聯合收割機收下的麥子裝上自家的農用三輪車,記者看到王五好每扛起一袋這樣的麥子都要累得面紅耳赤、滿頭大汗。扛了六七袋麥子后,王五好停下來喘著粗氣說:這每一袋麥子都有100多斤重,廖多泗家收的這十五、六袋麥子靠老人自己三天也不能全搬到家。王五好說:幾十年的鄰居了,不能眼看著老人的麥子毀在地里,所以他寧愿自己出力多搬一車、費油多拉一趟幫著老人把麥子送到家。

                記者向王五好伸出大拇指的時候,王五好擺擺手說:現在農村都是外出務工的多,農忙時鄉里鄉親的都相互幫襯著,你別光看我過來幫著廖多泗運小麥,我家收小麥的時候,也是兩三個同村人過來幫著裝袋搬運的,幫人幫己把麥子搶收到各自的家里最要緊。

                少數農戶 小麥減產

                5月31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三和鄉姚皋村姚三村民組時發現,雖然附近村民麥地里的收割機轟轟作響,但劉傳高大爺一家三口在麥地里正用鐮刀收割麥子。舉目望去,記者看見劉傳高家這偌大一塊麥地,只有稀稀疏疏很少的麥子,而且麥穗也很小。劉傳高拿著鐮刀左右開工,割了一大片地才收攏到一把麥子。

                為什么不用收割機?這樣用鐮刀一把一把地割麥子要割到什么時候呢?劉傳高告訴記者,他家的這塊麥地面積有一畝半,豐收的年月,差不多能收獲1000余斤小麥,這種時候就用收割機割麥子。可是今年這塊地估計只能收獲300余斤小麥,用收割機的話,至少得需100元的收割費用,如果再加上種子、肥料、農藥等費用,這塊地恐怕保本都很難。“用鐮刀割累是累了點,也麻煩些,還要打場揚場才能裝袋,可是能省錢就省點啊。”劉傳高說,除了忙乎家里的幾畝地,他平時還有一個主要的事情,就是做瓦匠。由于做瓦匠已經很多年,對這一行很精通,他平時接的活不算少,一年下來,差不多能掙一萬多塊錢。而且自己的女兒現在也長大了,去工廠里上班一年也能結余一些。目前家里這幾畝地的收成,主要用于口糧,也不指望著靠它掙多少錢。收成有富余的時候就賣出去一些,像今年沒有富余,就全留下來供家里人吃了。

                下午4時許,記者又來到了三和鄉西瓦村圩里村民組。村民吳化社正在自己家的麥地里忙碌著,他的妻子、兒子、兒媳也都在一旁幫忙。全家齊上陣,各有分工,收起麥子來也輕松自如。收割機轟轟作響一陣后,吳化社家地里的麥穗從收割機嘴里不停地吃進去,再從肚子里吐出來時,已經變作干干凈凈的麥粒并被裝在了袋子里。

                吳化社性格開朗,利用收割間歇時間,他樂呵呵地對記者說,他家有8畝地,去年收獲了近7000斤小麥,但是今年不行了,估計只能收獲3000余斤。為什么減產這么厲害呢?吳化社告訴記者,去年秋季種上麥子后一直沒有下雨,地太干燥了,導致小麥發芽率不高。緊接著由于干旱,長出的麥苗吸收肥料又不充分,大多都枯黃了。后來在小麥灌漿的重要生長時期,天氣還是干旱少雨,這就直接影響了小麥正常成熟。西瓦村灌溉條件不好,收成主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所以最終導致了減產。灌溉條件不好的村莊小麥減產了,那么有灌溉條件的村莊小麥產量怎樣?5月31日下午,另一路記者針對田家庵區沿河兩邊的村莊進行了采訪。在田家庵區姚家灣,一位吳姓大爺告訴記者,雖然靠近淮河,土地潮濕些,在特別干旱時也抽水潤過麥地,但小麥產量一般每畝地也要減產200斤左右。

                當記者問到:小麥減產了,你怎么還樂呵呵的啊?吳化社笑著說,天氣干旱,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農作物就是這樣,很大程度上得靠老天爺給面子。現在把麥子收割了,就開始考慮下一季種大豆和玉米等耐干作物的事情。小麥減產了,說不定趕上好機會,下一季的大豆和玉米還能豐收呢!而且兒子和媳婦都很勤勞,地里的莊稼不耽誤,利用農閑時間還出去打打工,每年也能掙回幾萬塊錢。現在農民種田不交稅,補貼又多,只要吃苦耐勞,日子是越過越紅火的。

                收獲提前 強化服務

                記者獲悉,2011年,淮南市夏糧面積155萬畝,受5月上中旬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收獲期提前。為適時組織小麥收獲,防止穗發芽和爛場雨的危害,市農委于5月27日下午召開會議,及時貫徹省農委視頻會議精神。會上,市農委要求各縣區:一要立足一個“搶”字,不等不靠,迅速搶收搶打,千方百計縮短收割時間,爭取主動。二要突出一個“快”字,千方百計保證有足夠的機械投入搶收,加快收割進度。三要立足一個“嚴”字,嚴肅工作紀律,各級農業、農機部門劃片包干,派出干部和技術人員深入夏收第一線,把握收割的態勢,強化搶收指導服務。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確保特殊天氣情況下搶收預案能夠順利實施。四要突出一個“禁”字,配合環保部門,加強秸稈管理工作,推廣秸稈還田和綜合利用技術。

                預計今年全市將投入夏收機械5500臺,機收面積達到150萬畝。

                圖:聯合收割機成為麥收主角,幾畝地小麥不到一個小時就能收完。

              記者 李鈞 張昌濤 蘇國義 攝影報道)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