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今日視點 > 人勤春來早 春耕備耕忙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建好數字生態賦能中小企業
               營造呵護民企干事創業好環境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人勤春來早 春耕備耕忙
              【字體: 】 發布時間:2012/2/15 0:36:15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又進入了尾聲。眼下,淮南的農民朋友們早已改變了“正月過年、二月賭錢、三月看戲、四月種田”的傳統過節習慣,已經早早在田頭忙著生產,拉開了春耕備耕的序幕,力爭為今年農業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連日來,記者穿行在淮南市鄉鎮的田疇上,隨處可見農民們在平田整地,鋪地膜,拉運農家肥,忙得不亦樂乎,到處呈現出一片火熱繁忙的春耕備耕景象。

                    早早搭棚種蔬菜

                    2月11日下午,三和鄉土樓村汪師傅一家“全家總動員”,在地里搭起了蔬菜大棚,為接下來的大棚蔬菜種植做好準備。

                    當天下午4點多記者來到206國道三和鄉土樓村路段時,遠遠便望見路東側一處房屋前的地里豎起了一組組鋼架結構,六七位村民正在忙碌著搭建大棚。記者來到跟前得知,搭建大棚的是汪師傅一家及喊來幫忙的親戚。

                    記者現場看到,搭建大棚時首先要用上一根特制的鋼釬,這根鋼釬下部約30厘米的部位橫向焊上了一根鋼條,使得鋼釬看起來如同一個倒立的十字。持鋼釬使勁往地上一鉆,再用雙腳同時用力踩上橫向焊接的鋼條上,兩個步驟下來,地上便留下了一個約20厘米深的小洞,這些小洞同側每隔1米左右便要分布一個,對向也平行分布。緊接著,大家將兩根弧度相同的鋼管分別立在對向分布的2個小洞里,在一根鋼管揚起的一端裝上一截連接鋼管,再將另一根鋼管揚起的一端塞進這截連接鋼管,這組鋼管就固定了下來。一組組鋼管固定好后,再用一些鋼管將這些鋼管串聯固定,大棚的支架便牢牢豎了起來,只要在上面覆上塑料膜就成了。

                    大部分農戶都還沒有下地干活,汪師傅家怎么就開始搭起大棚了呢?原來,汪師傅家不同于一般農戶,他們家平時不但種植蔬菜,而且在田家庵區一家菜市場擁有攤位,平時賣的菜大多都是自家種植的,只有在菜量不足時才從批發市場“補”一些。目前正在搭建大棚,正是準備種植黃瓜、西紅柿等蔬菜。

                    據了解,汪師傅利用大棚種植蔬菜有好幾個年頭了,先前搭建的是簡易大棚,不但搭建起來麻煩,而且成本高,不能重復利用。汪師傅78歲的老父親笑呵呵地稱:“現在我們家用起了鋼架大棚,兩根鋼管放在一起為一組,一組30多塊錢,共買了30多組,不到一萬塊錢,這種大棚不但使用起來方便,而且效果也更好了。”

                    早春挖地備種忙

                    2月11日下午,天氣晴好,記者來到三和鄉嶺南村時看到,雖然大規模春忙的局面尚未出現,但田間地頭也已經有部分村民忙碌的身影。

                    “我們這的地比較少,而且各家各戶的地都比較分散,所以不適合機耕,一般都是人工,”今年50歲的梁大姐手握鋤頭,正弓著腰一鋤接一鋤地干活。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并不是一件輕松的活兒,長時間彎著腰很容易對腰部造成損傷,梁大姐在鋤地時,間歇拄著鋤頭直立休息一小會。

                    “現在想點些豆子和瓜,也都是種給自家吃的,”梁大姐所要種的瓜是酥瓜,3月份播種后,過一兩個月就可以成熟,而且豆子則是指豌豆。記者看到,梁大姐家的地里種上了多株桃樹,據她介紹,桃樹一般3年就能結果,過幾年就能收獲了。

                    梁大姐向記者介紹稱,她和老伴住在村里,而兒子一家已經在鄉里的小區買了房子,兒子不用外出打工,也不種地,長年做點小生意——干屠宰活。她稱,早些年她自己在村里干屠宰活,殺豬、牛、羊等樣樣在行,而丈夫老周則負責售賣,“這幾年我得了腦血栓,胳膊什么的都使不上勁了,屠宰的事兒都交給了孩子,我們就在家種種地。”

                    像梁大姐這樣已經著手整地的村民,在嶺南村的田間地頭已經三三兩兩零散地出現。已70多歲的周大爺也在地里開挖了起來,他表示,地挖好后便去鄉里買些種子,等到正月過完、天氣更暖一些時就開始播種,“現在也可以到人家家里面直接買秧苗,這比以前方便多了。”

                    耕地除草為育秧

                    2月11日上午,沿著鄉村的水泥路,幾經輾轉,邊走邊看,記者一行來到上窯鎮余巷村左郢隊。遠遠望見有位村民正在耕地,記者便走上前來。

                     “老鄉,耕地做什么用的啊?”“這塊地是用作秧母田的,你看,現在地里又冒出草芽兒了,我用手扶旋耕機把地耕一遍,主要是為了除草、松土。”當記者表明身份后,這位老鄉停下了“轟轟”作響的手扶旋耕機和記者聊起天來,原來老鄉名叫章子員,是余巷村左郢隊的村民,他今天耕的這塊地只有半畝,是用來做秧母田育水秧的。“去年11月份我已經用手扶旋耕機把地耕了一遍,主要是乘著寒冷的天氣把土翻過來凍一凍。現在是第二遍耕地了,因為聽天氣預報說還會冷一段時間,所以除草松土的同時把地再凍一凍。”聽到這里,記者感到好奇,“為什么要把土翻過來凍一凍呢?”章子員笑著說:“把土翻過來在寒冷的天氣里凍一凍,以后育秧時土會松軟得多,同時也把土地里的害蟲凍死了,這對秧苗很有利呀!”“呵呵”,記者也會心地笑了“什么時候才是育秧時節啊?”“等到5月份的時候,我還要第三次耕這塊地,然后把田里蓄上水,就可以育秧了。”

                    章子員還告訴記者,他家有9畝地,除了留下做秧母田的半畝地,剩下的8畝半地都種了麥子。地里的收成除了一家人的食用,每年大概還能有一萬塊錢的純收入。他是一個歇不下來的人,農閑時便到上窯鎮的一家加工廠里做臨時工,一年也有一兩萬的工資收入。同時,他的老伴還在家開了一間小商店。“現在農業稅免了,種地還有補助,農民的生活大都滋潤起來了。”章子員樂呵呵地說。

                    防蟲除草把控好

                    與章子員話別后,記者發現不遠處的麥田里,有幾位村民正蹲著查看麥苗,記者也走到跟前湊個熱鬧。“老鄉,今年麥子怎么樣啊?”“今年麥子長勢好啊!”余巷村左郢隊村民傅俊高這樣回答記者。

                    “你們蹲在這里查看什么呢?”見記者好奇,傅俊高說:“你看,麥子里開始有紅蜘蛛了,我們在這研究看看什么時候噴灑農藥合適。”和傅俊高進一步攀談中,記者得知今年的麥子與去年相比長勢要好些,主要是因為用的都是煙農19、濟麥22等優良品種且播種及時,不過現在小麥也不能過于旺長,或者對收成不利。對于播種較晚長勢不太好的麥苗,2月底前就要追肥,而對于長勢較好的麥苗,可以等到3月下旬或4月初才追肥。覺得傅俊高說起農業來頭頭是道且專業得很,記者追問后得知傅俊高是上窯鎮農技站的農技員,目前他自己家里也種著8畝麥子。傅俊高告訴記者,“下一步主要是化學除草和害蟲防治,現在農技站很重視這項工作,正通過各種方式向村民們做宣傳,根據各戶麥地的不同情況做到及時除草,并防治紅蜘蛛、蚜蟲等病蟲害。如果能做到這些的話,今年的麥子一定會有個好收成。“

                    錯開種植有計劃

                    在余巷村左郢隊一處田頭,記者看到了四排蔬菜大棚,立即興趣十足地走進去一探究竟。

                    在蔬菜大棚里,一排排萵筍嬌嫩清新,一畦畦芹菜生機盎然,新培育的西紅柿苗也挺直著腰桿。村民傅俊傳停下手里的活計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春天來了,蔬菜大棚里的蔬菜也趕趟兒似的瘋長起來了,我得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放風,把握好大棚里的溫度,一般盡量維持在20度左右。”“你種的這三種蔬菜好像生長期都不一樣,為什么這樣種植呢?”見記者有點疑惑,傅俊傳說:“我的芹菜再過20天就能上市出售了,等到芹菜賣完,萵筍就成熟了。萵筍賣完的話,西紅柿差不多就可以出售。這樣錯開出售季節,家里的人手才能忙得過來。”當記者問到“種蔬菜收益怎樣”時,傅俊傳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他家這一畝半的蔬菜大棚一年純收入大概有一萬五千塊錢,與種植水稻小麥相比,大概一畝地的蔬菜收益相當于7畝地水稻或小麥的收益。不僅如此,他還經營有3畝蓮藕,每年也有一兩萬的純收入。說著這些,傅俊傳愈發高興得合不攏嘴了,記者也頓感大棚里暖意融融的。

                    圖一:農技員傅俊高(左)在查看麥田是否有病蟲害。
                    圖二:
              汪師傅一家正忙著搭建鋼架大棚。
                    圖三:
              村民章子員在耕地。

              (記者 李鈞 吳巍 張昌濤)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