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新聞采寫發布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人們隨便用手機發個微信、微博也可能引發一個大事件,媒體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人人都可以當記者的自媒體時代。但是作為主流媒體的專業記者,不能人云亦云,仍然要恪守職業道德,發揮主渠道作用,堅守社會責任,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
“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人命關天”,既已選擇了做記者,就當懂得肩上有萬斤擔,筆下有千鈞重。在復雜多變的時代環境中,你自“亂花漸欲迷人眼”,我自“咬定青山不放松”,數十萬新聞從業者以超越常人的定力、超越利益的追求,進行著超越誘惑的堅守,始終為理想信念而守望,為責任使命而守望,為精神節操而守望。
多年的新聞堅持,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從事新聞這個職業的無限精彩與榮光。當我們通過一篇篇稿件傳遞受眾的要求與呼聲時,當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印成文字或者是圖片刊登在報紙上和書刊里時,所有遇到的不快與傷痛都變成了身為記者的欣慰與滿足。
感謝新聞這個職業,讓我汲取了人生的營養,堅守社會責任,恪守職業道德。我們要以“四講四有”為標尺、為對照、為鏡鑒規范言行舉止,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堅定政治方向,嚴守政治方向,強化宗旨觀念,引領導輿論的導向,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留住當下,記錄歷史,堅持理想,勇于擔當。
(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