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消費糾紛時,你會怎么辦?是忍氣吞聲,還是與商家據理力爭。市民陳女士與張女士分別在不同時段,遇到了不同情況的消費糾紛,但二人遇到的糾紛都得到了妥善解決。那陳女士及張女士是如何維護自己權益的呢?
陳女士曾在我市某家理發店消費,原本希望換個新發型,讓自己變得更美麗,結果事與愿違,新發型不僅沒有給自己外貌加分,反而起了反效果。一開始,陳女士也是跟商家好好溝通,可商家卻抱著一副愛理不理的態度,這讓陳女士很是氣憤,從好好溝通變成了“劍拔弩張”的維權。
再說張女士,原本開開心心帶著親友一起去某浴場休閑放松,可服務員卻對張女士說,浴場內消費系統壞了,張女士如果想繼續消費,就得先交押金。這讓張女士很是疑惑,押金能不能交?交了能不能退?當時的情景,不交不行啊,不能這樣掃興啊。不情愿交了押金的張女士,心情無比忐忑。
帶著憂慮心情的張女士與陷入消費糾紛的陳女士都分別撥打了市長熱線,希望市長熱線能協助她們解決疑慮與糾紛。
在接到兩位市民投訴后,市長熱線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了轄區工商部門。經過核實與多方協調,兩位市民的問題都得到妥善解決。陳女士與商家達成和解,張女士繳納的押金,也退還到手中。
都說有理不在聲高,在遇到糾紛后,一定要選擇正確合理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記者 柏雪 通訊員 王曉堃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