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19年新春之際
這是一份來自春天的問候。
總有一個時節,讓我們向往不已。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血沸騰。總有一些信念,讓我們奮然前行。
這是春天的聲音。冰河開化,積雪消融,草木初萌,花枝孕蕾。時間與空間的永恒里,四季交替。時序與年歲的更迭中,春風幾度。
推開關閉一個冬季的門窗,看見陽光傾照、光芒萬丈,看見人們甩掉笨拙冬衣、踏步如飛,看見山巒綿亙、群鳥翱翔,看見大河奔流、一瀉千里!
新春,你好。春天,你好。
彼時,融冰已破。已然翻過的一年,春種秋收,寒來暑去,我們收獲了太多歡欣與喜悅,也經歷了更多淬煉與攻堅,無論是共赴時艱時的意氣風發,還是攻城拔寨時的義無反顧,我們都在用雙手創造業績,都在用汗水澆筑幸福,都在用奮斗書寫歷史。在這個春風浩蕩時節,這些都已成昨日過往。然而,未來可期。我們始終堅信,奮斗開啟未來,雙手捧送光明,美好終將如約而至。一如春天,永遠不會缺席四季時序的更替。
你好,春天。你好,2019。
手握一把春風,站在新春的門檻。昂起頭,仰起臉,看春光照耀,傾聽春潮澎湃。
這是新春派來的信使,這是春天的旨意,這是一份來自春天的問候:召喚我們出發,去奔赴前程。
春流激蕩赴新途。
70年,祖國正青春。如朝陽起跳,光芒四射。
70年,在時間的歷史長河里不過短暫一瞬間;然而對于歷史進程和走向的選擇影響卻顯得如此舉足輕重。
我們都是追夢人。這是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的70年。
我們都是奮斗者。這是不斷創新、不懈奮進的70年。
理想與現實在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中完美契合;榮光和夢想在70年溢彩流光的影像里熠熠生輝。
從站起來,富起來,現在正在或已經強起來。歷史常常如一面鏡鑒,既燭照過去,亦啟示未來。誰都不得不承認,大國正在崛起,民族正在復興。
今年,在偉大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明媚光景里,我們溫故知新,回顧暢想。為過往自豪,為今天點贊,為將來寫詩。
正是這種堅定自信,這種昂揚勢頭,這種奮進力量,既銳不可擋也一如既往,匯聚成為大河奔流之勢,進而激勵我們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而拼力奮發、一往無前。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夢想。而對于一個人而言,不僅要有理想,還要有情懷。
理所當然,民族復興的夢想,個體實現人生價值的理想,構建成為家國情懷。這既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華兒女奮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家國情懷早已沉淀為我們內在品質,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基因。
個體價值、家庭價值的實現與國家、民族命運的緊密相連,將個體的人生融入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洪流,在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新征程中,體現個體人生理想和價值。由此,億萬個體力量必將匯集成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偉力。
找準個體定位,懷揣理想夢想,常思家國情懷,歷練精神品格。如此,必將恒久彌新、薪火傳承。
顯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更加激勵著我們把家國情懷轉化為奮斗激情。奮斗,是偉大新時代的主線。奮進,是我們每個個體的人生主題。奮發,更是一座城市的品格標簽。
意氣風發,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格調;不懈奮進,是一個人的精神品格;奮發進取,是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需要我們不懈奮力。過去,我們已經創造驕人業績;現在,我們正在書寫閃光篇章。不可否認,推進發展,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前進的路途上,從來都不只鮮花遍地,我們還需要披荊斬棘。推進發展,從來都難以一帆風順,我們還需要奪關過隘。不能因為只是遇到暫時的一點困難,從而對我們所取得的光輝業績一葉障目。更不能因為只是遇到暫時的一點困難,因而對美好發展前景信心不足。
一座正在拼力前行、奮力突圍、負重爬坡、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更需要鼓勁喝彩、點贊激勵,更需要傳遞正能量、高揚主旋律,更需要唱響正氣歌、塑造好形象!
狹路相逢勇者勝。等到站上巔頂,回身轉視,目之所及,那些所有的艱難不過只是我們奮力前行的“墊腳石”。
信心、干勁,豪情、壯志,終將匯聚成為蕩氣回腸、綿綿接續的奮斗力量。
大河、名山,賦予這座城市獨特氣質。因而,他那么卓而不群、氣度非凡。
淮南,一座坐落在河谷上的城市。
流淌在城市血脈里厚重豐饒的歷史文化,讓他底蘊深厚、韻味綿長。
大河孕育文明。同屬于淮河文化體系,卻又具有自己獨立、鮮明的本土文化特性,在星羅棋布于大河流域的城市群中,如淮南這樣,并不多見。
因而,他顯得出類拔萃。
淮河文化、《淮南子》、二十四節氣、成語典故、豆腐、牛肉湯、花鼓燈、少兒藝術……在淮南這片土地上孕育誕生、交融激蕩,散發出熠熠光澤。
淮南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是“打響文化資源牌”的一個成功范例。顯示出淮南歷史文化的無窮張力和無盡魅力。也使我們領略到淮南深厚歷史文化的驚艷風采,在一定程度上使《淮南子》、二十四節氣的挖掘傳承和發揚光大呈現出無限可能,也為文旅融合發展打開了一條嶄新路徑。
毫無疑問,以淮河文化為統領,以八公山、壽州古城為支撐,《淮南子》、二十四節氣、成語典故、豆腐文化、牛肉湯文化的多彩斑斕、競相迸發,一個歷史文化大放異彩、映射無限魅力的時間節點,已經悄然到來。
歷史的脈絡顯示,有時候總是在不經意之間,既有所選擇,也會有所眷顧。比如,今天,淮南牛肉湯聲名鵲起,火遍大江南北。與此相隨,關于淮南牛肉湯起源的討論,也再度成為熱詞。
顯然,牛肉湯,不是誰發明的,也不是誰最早發現的。牛肉湯只是一種飲食方法;更貼切地說,牛肉湯是游牧民族而非農耕民族,食用牛肉的一種方式。
比較符合或者接近歷史邏輯的一種起源說,也許是,在湯湯的歷史長流中,以女真族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他們最早向往中原,但卻以另外一種方式,趕赴而來。
牛肉湯在等待著以女真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把它送往遙遠、陌生而富庶的中原。
在宋、金時代,它從遙遠的北方而來。金人的鐵騎,跨越黃河,一路風塵飛揚,卻只能飲馬于淮河。處于“中州咽喉”的壽州和雄踞一馬平川的八公山脈,終于成為金人鐵騎南下無法逾越的天險屏障。
于是,在宋、金以淮河為界對峙的100余年間,歷史的機緣巧合和美食種子的萌芽,在民族融合的大幕前,終于使牛肉湯在淮南這塊土地落地生根,并散發出難以復制的異香。
怎樣讓淮南牛肉湯由美食品牌,提升為文化名片,進而躍升為城市名片,還有漫長的路途需要跋涉。好在,這些年,我們已經為此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有充分理由期待并相信,淮南牛肉湯文化的弘揚光大和淮南牛肉湯產業化的厚積薄發,其雙重臨界點已然抵近。
春流激蕩赴新途。
凜冬已過,春天如約。
新春的寓意向來不言而喻。它以獨特的方式傳遞,帶著與生俱來的溫度和激情。
人們播下種子,種下新春的期待、希望和夢想。待到春風迤邐,夢想就會發芽、拔節、開花。
讓我們堅守信念,心向光明。讓我們懷揣夢想,砥礪前行。讓我們青春作伴,策馬奔騰。讓我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我們手握春風,懷揣夢想,在春天出發,和時間競跑,與毅力比拼,在偉大新時代的宏闊征途上,奔赴錦繡前程。
這是春天的宣言。
春流激蕩,我們出發!(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