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幅位居全省第5位
從無到有、由小及大,從淮南制造到“淮南智造”——近年來,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蓄勢發力提速跑,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表現搶眼,成為我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
2018年,我市戰新產業跑出一條漂亮的上揚線:全年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63家,實現產值163.7億元,同比增長19.6%,產值增幅居全省第5位,較上年提升8位。
聚焦重點、整合資源、集成政策,加快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工程和專項建設……我市加快創新轉型升級發展步伐,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力度,著力構建產業集群,戰新產業已成為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
厚植“大項目”,產業轉型升級勁添新活力
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我市正立足新起點,蓄力新征程。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全世界都處在同一起跑線,只有找準突破口、選準著力點,在一些重點領域率先突破,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目標既定,我市持續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一批具有引領性、帶動性的重大項目在產業規劃引領和政策扶持下,紛紛做大做強,龍頭帶動效應明顯。
致力把淮南打造成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創新之都的陜汽淮南公司實現公司經營業績螺旋式上升,2018年1-10月份,實現重卡產銷突破10000輛,銷量較上年同比增長32%,產值較上年同比增長36%,納稅總額突破4000萬元。公司“大企前行”目標愈加明確:3年內把公司打造成產銷整車2萬輛、上裝2000輛的安徽省重點汽車領軍企業;5年內在商用車、專用車、零部件等領域擁有國際競爭力。
2015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平安開誠智能安全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以礦井智能裝備、礦山安全、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品為主導產業。公司產品已覆蓋淮南礦業集團全部礦井,并逐步打開山西、貴州、內蒙等國內產煤大省市場。2018年完成銷售收入20897萬元,同比增長94%;完成利潤1018萬元,同比增長438%;上繳稅費1058萬元。
規劃引領產業發展方向。《淮南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闡明了淮南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基礎、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我市將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等方面聚焦產業重點方向、發展路徑和重點項目,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指南。
如今,淮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版圖清晰可見:截至2018年12月,全市納入省統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數163家,較2017年新增企業86家。企業數量的增加帶動了戰新產業規模快速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從產業領域來看,節能環保產業26家,新材料產業22家,生物產業20家,新能源產業17家,新能源汽車產業5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57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16家。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壽縣、鳳臺縣為核心,其他區為多點的“5+X”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正在加快構建。
培育“新引擎”,創新成果轉化為經濟優勢
創新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成為我市產業發展激揚的最強樂章。
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掌握行業話語權。對于城市而言,只有形成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及產業集群,才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城市競爭中勇立潮頭。
掛牌新三板的美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國際化視野,先后與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際專業化公司進行交流,取得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技術成果。自主研發了全長預應力錨固劑、超長雙速錨固劑、礦用化學加固材料、化學泡沫除塵劑、礦用封孔器等產品,擁有各項專利50多件,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作為樹脂錨固劑行業標準主要起草(修訂)單位之一,美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自主核心技術自動化生產線十條,具備年產1億支錨固劑能力,其工藝技術、裝備、規模等均屬國內一流、世界先進。2018年,公司實現樹脂錨固劑產品銷售近3700萬支,同比增長增幅40%。出口100余萬支(套)。子公司舜天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建設并進入試生產階段,當年產出樹脂6900余噸。2019年,公司計劃產銷樹脂錨固劑4000萬支以上,樹脂外銷10000噸。
安徽藍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授權專利35項,獲批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智能工廠、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微波器件、組件、天線等產品,解決了國內外通信制造商與運營商4G通信信號傳輸建設的所有需求。產品包括基站天線、物聯網天線、多網合路平臺與組件等,已實現多網絡制式的多樣化產品的定制需求,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新興產業要騰飛,需要創新突破。我市堅持創新驅動,增強動力支撐,進一步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戰略合作,創新創業成效顯著。安徽理工大學成功獲批組建安徽省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安徽省實驗室和省部共建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市發改委獲2018“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獎,淮南律動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新一代智能4G/LTE/5G移動通信基站天線覆蓋面調整項目獲得大賽二等獎。
打活“政策牌”,真金白銀扶持企業大發展
政策發力集聚資源,進一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向前。
有力的政策扶持加速推進產業發展。市政府印發了《淮南市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的通知》,設立了產業引導專項資金,對首次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億元的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且近3年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上一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
真金白銀的政策資金支持成為企業發展強大的助推器。省級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獲得省獎勵資金3000萬元;《淮南市智慧醫療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在省發改委組織的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獲得省2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安徽賽樂普制藥有限公司國家一類抗腫瘤新藥原料藥生產新興產業重大專項獲得省“三重一創”引導資金865萬元;淮南律動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智慧城市5G燈桿基站天線移項器的研制與銷售項目”獲得“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獲得省獎勵資金25萬元。
“針對企業資金困難、人才引進等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幫助企業嫁接資源,并積極推動企業宣傳精良產品,擴大產品銷路,確保了公司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真正做到了‘親情化服務’和‘保姆式服務’”。安徽藍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海港對各級各部門給予的大力扶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市發改委領導的支持與幫助指導下,公司于2018年3月通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專項,并獲得政府補貼資金150萬元。“四送一服”政策宣講會及走訪調研活動,為企業宣傳講解支持政策,為企業排憂解難,為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8年公司實現產值1.4億元,年度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5%以上,預計2019年同比增長20%以上。(記者 周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