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他人產業之興探尋淮南牛肉湯的產業發展
驚喜,接踵而來……
喜盈臨門——2月23日,淮南牛肉湯商會一行人專程到北京為陶平夫婦傳授熬湯之道,并帶來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牌匾;
喜出望外——2月24日,徽知味(北京)餐飲管理公司老總與陶平夫婦結成“戰略合作”伙伴,為夫婦倆經營的小店提供原材料及經營理念……
一則以喜、一則明志。“今天才敢有把‘小生意’做成‘大產業’的想法啊!”2月25日晚,陶平夫婦思潮起伏、思緒萬千……
《餐飲產業藍皮書: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8)》提到“新時代中國餐飲產業發展的四大基本原則“QSC&V”:質量、服務、清潔、價值。
“如今,無論是洋快餐還是中式餐飲連鎖,在遵循原則、發展產業方面,許多已經走在了我們前面。”淮南牛肉湯協會負責人感慨:他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探尋。
淮南牛肉湯VS老鄉雞
優質菜品是生命——好味道,是掌控饕客來去的“遙控器”
老鄉雞原名“肥西老母雞”,是安徽省最大的快餐連鎖企業,老鄉雞中央廚房被國家商務部列為重點項目。一只老母雞,如何能成為一個大產業?
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曾說,老鄉雞的發展離不開“工匠精神”。
匠人匠心,餐飲業也不例外。正如“舌尖上的中國”所描述的一般,一道美食歷經多年的傳承,經過數十道工序,廚師精心的烹調,這便是工匠精神在一道菜中的體現。
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化,淮南牛肉湯都可與老鄉雞相提并論,但我們卻“棋差一招”,尤其是全國有2萬多家淮南牛肉湯實體店,遠超老鄉雞,但除了正宗的連鎖品牌店,不少街邊店卻讓人黯然神傷。
“牛骨、牛肉,加上十幾味中藥配置的料包,大火燒開,小火熬制7—10個小時,才能成湯……而不是勾兌香精味精。”淮南牛肉湯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在東告訴記者,這其實是一個深層次的問題:不少牛肉湯實體店尚缺工匠精神。
2009年,原省質監局發布了《淮南牛肉湯制作技術規范》,規定了淮南牛肉湯的衛生、工藝、質量、檢驗標準。
“淮南牛肉湯應和廚師一樣發放大師、技師證,學員通過考試發授畢業證書方可開業,以確保淮南牛肉湯的品質。”淮南牛肉湯商會會長張在東呼吁:混亂的淮南牛肉湯市場只會讓金字招牌“蒙羞”。
“京津冀地區的80多家連鎖店,都從淮南市統一訂購粉絲、千張、豆餅等原材料和牛肉湯配料,以保證淮南牛肉湯的正宗口味。”北京“辣一碗”淮南牛肉湯連鎖餐飲負責人朱家康坦言,企業將建立肉牛養殖基地,以實現產業鏈的全流程運營。
“淮南牛肉湯的工匠精神,就是要講究形式與內容、選料與加工、口感與營養、味道與商業的融合之道。淮南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秘書長朱邦鴻說,唯有對這碗湯千百次揮汗如雨地“精雕細琢”,方能經得住食客咀嚼品位。
淮南牛肉湯VS肯德基
餐飲環境是本命——好氛圍,是左右顧客心情的“保溫杯”
在中國,肯德基可謂家喻戶曉。餐廳內,色彩亮麗、窗明幾凈;用餐過程中,只要有一處弄臟了,侍應生很快會打掃得干干凈凈……令人佩服的是,它分布在全國的4000余家連鎖店,從外部裝修、店面形象,到衛生服務、送餐工序如出一轍,多而不亂,規而有序。
《肯德基在中國:成功的秘訣》一書中寫到:肯德基在中國取得成功,首先歸功于特殊的市場環境,更歸功于自身的精細化管理之道。
“淮南牛肉湯怎么樣?”“好喝!”“味道真不錯!”“但是……”
外地的朋友來到淮南,總要品嘗一下淮南牛肉湯,談到感受,一句“但是”,包含了太多的內容……
“在北京,衛生是否達標?食材是否保證?消防是否合格?都是必備條件……”朱家康坦言,位于小海子、百子灣、觀音堂等地的多家“淮南牛肉湯”店,以前就曾因環境不達標被關停。
2007年之前,淮南牛肉湯店的環境普遍臟亂差,門店招牌各式各樣。2009年,淮南牛肉湯商會制定了“形象一體化、衛生規范化、配料標準化、質量達標化和統一培訓”的標準。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有不少店面改變了粗鄙的簡陋形象。但要從‘油膩’走向‘雅致’,還需要進一步統一規范,從風格、環境、服務等多方面進行標準化管理。”張在東表示。
在上海富麗堂皇的高端商場里吃牛肉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不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真實的存在。這樣的店面在上海有2家,它們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淮上味道”。
對于有“海納百川”之稱的上海來說,2家牛肉湯精品店面,就像大號調料盆里的一粒芝麻,太少!“淮上味道”淮南牛肉湯餐飲連鎖公司CEO金玫感慨:“在高手如林的餐飲市場,踏入上海高端商場的門檻,著實不易,我曾被60多個大商場拒絕過,最后被接納的原因除了牛肉湯本身的好味道,還有就是清新典雅的環境與細致周到的服務。”
淮南牛肉湯VS蘭州牛肉拉面
品牌是壽命——好價值,是帶動產業發展的“魔法棒”
上世紀80年代,品牌理論泰斗大衛·艾克提出了“品牌價值”的概念。一個富有標識性和形象性的品牌,其價值就是一種巨大的無形資產。
當年,蘭州牛肉拉面之爭事件,為的就是品牌,為的就是商標。
蘭州牛肉拉面商標的注冊可謂是一波三折。根據《商標法》,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經過多年努力,蘭州牛肉拉面的商標獲得了法律許可,這也是對一方餐飲文化的肯定。
如今,蘭州牛肉拉面已經橫跨農業、商貿、旅游、文化、休閑等相關產業,成為“一帶一路”飲食文化發展的大產業。
“淮南牛肉湯商會已注冊了集體商標,先用法律手段保護這一區域產業品牌不受非法損害;去年,市政府也啟動了淮南牛肉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依法保護淮南牛肉湯品牌形象。盡管如此,‘淮南牛肉湯’的商標注冊還需要眾多努力。”張在東告訴記者,“淮南牛肉湯”的商標注冊還在路上。
蘭州牛肉拉面最終走向全國,占領大街小巷,不僅靠的是樸素的企業家精神,而且它背后有一雙支持創業的政府之手。
在《淮南旅游宣傳手冊》、專題片《尋夢淮南》、省旅游商品博覽會中,淮南牛肉湯都是重點推介的地方優勢產品之一,淮南市也將牛肉湯納入政府早餐工程,推動品牌連鎖經營,全市牛肉湯經營網點約2000個,形成多個聚集區。
2017年,“淮南牛肉湯制作技藝”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隨著牛肉湯節、文化產業博覽會的舉辦,淮南牛肉湯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品牌和市場,不管是商標的申請,還是產業的做大,都非一日之功。
“如今,淮南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政府的服務功能也越來越強。”淮南市牛肉湯行業協會會長余明清表示,未來,我們行業協會將搭建平臺,積極推進淮南牛肉湯行業標準的制定,由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不斷整合完善產業鏈,做大做強牛肉湯產業。
當然,全國版圖上的餐飲業競爭著實激烈,前有老牌餐飲勢力,后有新銳餐飲的“異軍突起”,推動淮南牛肉湯在全國的產業化進程可謂任重道遠。找準特色和優勢,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積極推廣來自淮南牛肉湯的“名人、名店、名企”,促進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建設,加快餐飲與種植、養殖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如此,“舌尖上的淮南”就有突圍的可能。(記者 柏松 張靜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