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森林和濕地是陸地最主要的兩大生態系統,對保持陸地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維護全球生態平衡、促進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發揮著中樞和杠桿作用。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任務,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著力“潤肺護腎”,林長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8個縣區、91個鄉鎮(街道)、1045個村(社區)林長制工作方案全部出臺,設立市、縣級總林長(副總林長)45名、林長80名,鄉鎮級林長721名,村級林長1989名,落實護林員1406人,豎立林長公示牌2254個。2018年全年完成成片造林15409.4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02.7%;完成森林撫育 216000畝,四旁(義務)植樹595萬株,創建省級森林城鎮3個、森林村莊18個、森林長廊19.7公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資金納入市財政預算,完成飛防作業面積75萬畝;安裝森林防火視頻探頭70個,基本完成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建設。
立足市情林情,我市結合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深入推進沉陷區、關閉小煤礦復綠工作,結合世行貸款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實施舜耕山及周邊長青煤礦采煤塌陷區環境修復工程,建成了舜耕山濕地公園。推進潘集東辰生態園、毛集綠馨園建設集農業、林業、養殖和休閑觀光為一體的沉陷區生態治理項目,其中綠馨園利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的模式,治理修復采煤沉陷區土地7000余畝、水面1100余畝,種植苗木4300畝,建設采摘園、無公害蔬菜基地500多畝,積極發展林下、水面養殖,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獲批為第四批省級現代林業示范區。
通過政策鼓勵、科技支持、分類引導,我市大力發展木本油料、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培育、林下經濟、林木制品加工等產業,帶動貧困人口增收。我市制定了《林業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方案》、《行蓄洪區適應性林業產業發展方案》等文件,全市累計發展林業特色種養業面積47420.1畝,完成林業產業扶貧投資4350.3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160戶、貧困人口5458人。
我市推廣林權按揭貸款、直接抵押貸款、反擔保抵押貸款和“林權+林權收儲+森林保險”等模式,完成林權抵押貸款22宗,抵押面積1.6萬畝,貸款1.38億元,促進了林業資源增值、林農增收、生態增效。鼓勵引導企業、專業大戶、家庭林場依法、有償、自愿流轉林地,發展林地適度規模經營,全市共有林業企業39家、專業大戶196家、家庭林場22家、林業合作社170家,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經營面積達12.3萬畝。
按照空間化、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我市以“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為支撐,整合利用國內第一個自主高分辨率商業衛星星座北京二號衛星星座等多種信息獲取手段,加快推進全市林長制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其中市級信息管理平臺包括林長制數據中心、遙感動態監測與更新服務模式、林長制信息管理系統、林長制 APP、林長制公眾服務體系五大建設任務。通過推進信息化平臺建設,增強了林業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豐富了管理手段,擴大了公眾參與度,全面提升了林長制工作管理水平。
圍繞林長制改革主要任務,按照“一山一坡、一林一園、一區一域都有專員專管、責任到人”的要求,我市認真落實林業保護發展責任制,以各級林長責任區為落點,建立“一林一檔”信息管理制度、“一林一策”目標規劃制度、“一林一技”科技服務制度、“一林一警”執法保障制度、“一林一員”安全巡護制度,全面構建林長制“五個一”服務平臺,為各級林長履行職責提供了保障。
我市督促各縣區認真落實全市推進國土綠化暨增綠補綠三年行動計劃動員會精神,結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展“四旁四邊四創”綠化提升行動,以河渠湖泊沿岸、農田林網、道路和“四旁”綠化為重點,積極挖掘造林空間。圍繞城鎮、村莊、道路沿線、水利工程、廢棄礦山、采煤沉陷區等,全面提升綠化水平。全力以赴打好今冬明春造林整地攻堅戰,確保1月底前完成整地挖穴,3月底前完成造林任務,為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我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全面加強濕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古樹名木保護,進一步修復采石廢棄地、采煤沉陷區等生態脆弱區的森林生態系統。加強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和執法監督,嚴肅查處亂砍濫伐林木、亂占亂用林地、亂捕亂獵野生動物等案件,嚴厲打擊破壞森林 資源的違法行為。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和重大人員傷亡事故,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5.02%以下。
【記者手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充分表明了林業在推進綠色發展、優化生態環境中的極端重要性和必要性,為我們加快林業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一定要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推行林長制的重大意義,把推行林長制作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作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行動的有力抓手,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記者 蘇 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