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全力打造“六網相連、聯動統籌、科學高效”的主體式森林防火體系
春天來臨,天干物燥,森林火險等級高,火災隱患突出森林防火形勢嚴峻!根據氣候特點和森林火災的發生規律,我省每年的11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30日劃定為森林防火期。這一時期是森林火災的易發季節。森林火災是對森林的重要威脅之一,能使森林在頃刻之間化為灰燼。在森林火災易發季節,淮南一直防范于“未燃”。
淮南林業資源豐富
淮南林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森林防火是森林資源保護的首要任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全保障,是國家應急管理的重要內容。據淮南市2017年資源年報成果,淮南市森林資源進入了數量增長、質量提升的穩步發展時期。淮南森林面積8.49萬公頃,森林蓄積541.9萬立方米。全市林業用地面積88938.3公頃,占國土總面積16.07%。林業用地中,有林地84690.8公頃,灌木林地499.9公頃,未成林造林地2868.2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15.34%,林木綠化率18.49%。據淮南市2017年資源年報成果淮南市活立木總蓄積量為541.9萬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積量7.18萬立方米;疏林地蓄積0.17萬立方米,四旁樹蓄積97.03萬立方米。淮南市所轄2縣5區7個單位均為國家批準的全國重點森林火險縣級單位,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通知》,其中壽縣、八公山區、田家庵區、大通區為Ⅱ級火險縣,鳳臺縣、謝家集區、潘集區為Ⅲ級火險縣。目前,通過淮南市三期森林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實施,責任、信息、救災三個體系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專業化、撲救工作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得到加強,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林區社會穩定。
淮南的防火壓力大
淮南林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當前,淮南的防火任務重,壓力大。由于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增多,森林火險等級偏高。世界氣象組織2015年發布報告,過去十年是歷史上全球最熱的十年,2015年全球平均溫度超過上世紀平均值0.85度,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仍在持續,高溫、干旱、 大風等極端天氣增多,森林防火的外部環境十分不利,森林防火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由于受傳統習俗和多種經營活動影響,野外違規用火增多,火源管控難度加大,對森林安全造成很大威脅。“林下經濟”不斷發展,林區各種經營活動日趨活躍,森林旅游發展迅速,進入林區的人員逐年增多,火源管控難度加大。淮南林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淮南的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尚難支撐淮南市森林防火需求。由于資金投入相對有限,全市范圍內監測、防火道路、林火阻隔、滅火水源等尚未形成網絡,各縣區之間防火能力不平衡,難以承載森林防火復雜環境帶來的壓力。淮南林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公益性的防災減災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應急、林業、氣象、航空、通信、新聞、文化、教育、民政、交通、旅游等多個行業部門,是一項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事業。要在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并按各自的職責范圍積極開展森林防火工作,形成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的整體合力,真正建立起“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群眾廣泛參與、社會積極支持”的森林防火工作機制。目前根據淮南市森林防火規劃(2018-2025年)規劃理念,淮南正以水為源,串點成網;以路為帶,區劃阻隔;立體監控,防患未然;機動調度,互聯互通;全力打造“六網相連、聯動統籌、科學高效”的立體式森林防火體系。
防范勝于救災
如何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遭遇森林火災怎么辦?擅自在林區用火會受到什么處罰?淮南林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我國每年發生的森林火災中,人為引起的森林火災占火災發生總數的絕大多數,應當引起高度警覺和注意。廣大公眾要從自我做起,自覺遵守國家和當地政府制定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規,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野外用火。做到在林區不帶火、不玩火,不在野外燒火做飯、生火取暖,不在野外放鞭炮;發現別人玩火或隨意用火時,要上前制止,對不聽勸阻的要及時向防火部門報告。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準擅自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用火個人并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用火單位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據介紹,《安徽省森林防火辦法》規定:森林防火的方針是“預防為主、積極消滅”。只有把預防工作搞好了,才能不發生或少發生森林火災。一旦發生了森林火災,就必須積極采取措施將火消滅,把火災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野外吸煙。通過林區的鐵路機車及其他機動車輛,有可能危及森林安全的,必須安設防火裝置,并在規定地點清爐。進行實彈演習、爆破,必須經當地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并采取嚴格的防火措施。
如遇森林火險如何自救?如遇森林火險,我們應如何自救?淮南林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自身不要無意識地制造火源以外,也要多留意自然發生的火災破壞現象,及時發現及時報警,把火苗扼殺在搖籃里。及時避險,迅速離開危險區域,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植被稀少的地方相對安全。逃跑時注意觀察風向,選擇側風向路線逃生,千萬不要順風跑,不要往山頂方向逃生。把身上的易燃衣服脫掉,用濕衣服捂住口鼻,山洞無法擋住濃煙,千萬不要試圖躲在山洞里。如果不幸引火燒身,要馬上脫掉衣服,把火拍滅或踩滅。如果來不及脫衣服,立刻就地臥倒翻滾。此外,如果發生森林火險,請及時報警。(記者 李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