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綜述
PM2.5年均濃度低于52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省考核要求;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和劣Ⅴ類斷面比例均達省考核要求;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得到進一步管控……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苯陙,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始終將生態文明作為城市第一定位,堅決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優化生態環境的腳步鏗鏘有力。
聚焦藍天保衛戰,努力讓天空更美麗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弊鳛橐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淮南對這句話的感受尤為深刻。長期的煤炭開采,在為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使生態環境遭受了破壞。
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我市聚焦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五控”措施,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我市主要大氣污染物降幅均超過10%,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PM10平均濃度為8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1%;優良天數比率64.4%,同比上升7.1個百分點,污染天數同比減少26天,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明顯,受到老百姓的好評點贊。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要低于52微克/立方米,2020年,要低于43微克/立方米,一項項約束性指標,給我市的藍天保衛戰上緊了緊箍咒。
開局便是沖刺,各級各部門牢牢抓住打好六場標志性戰役這個“牛鼻子”,一天一天盯、一微克一微克降,正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如今,走在淮南的主次干道,機械化作業逐步覆蓋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和小街巷,沖洗道路、清除淤泥和積塵;隨著國家第六階段標準車用乙醇汽油、車用柴油升級,協調推進油品置換;重點項目、市政工程、房建項目等各類施工項目禁止使用農用車運輸砂石、建筑垃圾、渣土等散狀物料,嚴控揚塵散逸;加快推進機動車尾氣路查路檢,實時監控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全面清零城區散煤、全面清理物料堆場、工業企業全面自查……
聚焦碧水保衛戰,努力讓水源更清澈
2018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較上年減少約1500噸、200噸,圓滿完成了年度減排目標任務;2018年,全市國家考核地表水斷面達標比例71.4%;2019年1月,省生態環境廳通報的2018年地表水質量考核結果中,我市排名全省第9。
目前,淮南“碧水攻堅戰”正在如火如荼開展。
為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我市正強化預警監控,在全市6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上游邊界陸續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對飲用水水源地上游來水進行實時在線監測預警,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巡查,認真開展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整治。
為強化地表水水環境質量改善。我市正修訂《淮南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將更多的斷面納入生態補償范圍,科學設置污染賠付及生態補償金,提高各縣區改善水環境質量的積極性。扎實推進東淝河、焦崗湖、瓦埠湖、高塘湖等河湖水污染防治,盡快改善水質,確保斷面年均值達標。
同時,我市將嚴格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做好對企業申請的指導、審核、發證和督查工作。加強工業園區水污染防治,確保園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穩定達標排放。加強園區外工業企業督查檢查力度,確保水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維護,污染物達標排放。
聚焦凈土保衛戰,努力讓大地更潔凈
“打基礎、建體系、守底線、控風險”,在固體廢物污染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中,全市共排查發現固體廢物環境問題166個,完成整改163個。“清廢行動2018”反饋的2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今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的第一年,我市正持續實施“土十條”,繼續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做好農用地調查報告的修改完善和上報工作,積極推進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為了打贏凈土保衛戰,我市將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進一步加強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切實將土壤環境質量納入城市規劃、供地管理,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實施;加強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開展固體廢物堆存場所環境整治,繼續做好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深入推進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
污染防治既需要“天幫忙”,更需要“人努力”。如今,淮南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氛圍濃厚了、機制形成了、責任壓實了、措施落地了,社會共治的格局正在形成。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時!唯有堅定信心、下定決心、保持恒心,以“繡花”功夫落實每一項舉措,方能積小勝為大勝,方能讓淮南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幸福。(記者 柏松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