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君臨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出的牛肉湯方便食品走出國門
說起淮南牛肉湯,淮南人首先想到的是一大鍋熱氣騰騰飄著牛油的骨湯,滿滿一勺粉絲、千張和豆餅在冒著熱氣的骨湯里翻滾,幾分鐘后食材裝碗,澆上湯,再灑上香菜和蔥花,頓時噴香撲鼻,再配上兩個燒餅,口齒留香,吃客瞬間得到滿足。
現燙的牛肉湯由于無法攜帶,成為遠在外鄉(xiāng)的淮南人長年遙想的一碗家鄉(xiāng)湯。終于,這碗湯在2012年做成了方便食品,走進超市,走出淮南,甚至走向世界。而就在異軍突起,強手如云的牛肉湯產業(yè)里,后起之秀——安徽君臨食品有限公司憑借全程自主生產,以真材實料打動消費者,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牛肉湯即食品牌。
一念十年 兩年研發(fā)
走進位于大通工業(yè)園的安徽君臨食品有限公司,門前兩側開得正艷的月季花吸引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的目光,顏色鮮艷、花朵碩大、香氣四溢的花兒無不彰顯著這家企業(yè)的年輕和活力。公司董事長常守君和愛人馬瑞是勤勤懇懇的企業(yè)家,常守君做煤炭起家,后轉做餐飲,近十年的餐飲經驗,讓夫妻倆覺得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把企業(yè)做大做強。
“做牛肉湯是常守君無意間的一個念頭。1997年,我們到外地出差,在火車上看到人家吃方便面,常守君突然冒出一句‘為什么不能做方便牛肉湯呢?’當時不過也就是一念之間,轉眼就忘到腦后了。”馬瑞說。
2012年,淮南有了袋裝牛肉湯、桶裝牛肉湯,并且一家家牛肉湯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常守君突然想起自己曾經說過的話。“既然別人可以做,我為什么不能做?”于是常守君于2015年注冊公司,并開始了長達2年的考察取經。
“牛肉湯里除了有牛肉,最重要的是粉絲、千張和豆餅,但是如何將這些包裝成方便食品是一個難題。于是我們先買回了新鮮的千張和豆餅,分別到山東、河南、浙江、河北等地,找到相應的公司和專業(yè)人員,請他們幫忙,可實驗一做再做,都沒有成功。要不就是食材壞了,要不就是口感變味,永遠不能像現燙的牛肉湯那樣好吃。”馬瑞回憶起整整兩年取經研發(fā)的過程,覺得既漫長又艱辛。但這并沒有打倒夫妻倆,反而讓他們更堅定決心把正宗的淮南牛肉湯即食產品做出來。
自主生產 真材實料
考察了許多企業(yè)后,看到有些廠家在食材里加防腐劑或是用低廉的食材以次充好,倆人決定放棄和這些廠家合作,自主研發(fā)牛肉湯。“我們到外地看到,有些廠家的食材就放在地上,沒有衛(wèi)生保障。還有一些廠家的醬包里放的是辣椒精,這違背了我們的宗旨,想讓老百姓吃到放心食品,所以決定自己研發(fā)。”馬瑞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說著簡單,干起來卻不容易。擔心外面買的粉絲不好,常守君專門訂了一條粉絲生產線,自己買紅薯自己做粉絲,由他們做出的紅薯粉絲每斤成本在7元以上。為了讓粉絲更貼近現燙的口感,他們還研發(fā)了濕粉,無菌包裝的濕粉口感更好。
因為即食牛肉湯里不能放豆餅和千張,他們就想用豆絲來替代。考察了河南的一個豆絲廠,看到那些豆絲就放在地上時,馬瑞轉身就走。后來廠里又添加了豆絲生產線。“現在豆絲從攪拌、烘干到成型裝袋,都由我們自己干,自己做的自己放心。”馬瑞介紹著廠里的幾條食品生產線。
走出國門 走向世界
在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采訪常守君、馬瑞夫婦時,一位工作人員端著一盒粉絲進來,馬瑞起身把這盒粉絲的醬包打開,加熱水沖泡。正在納悶之際,馬瑞解釋道:“我們的醬包是師傅手工炒制的,醬包里的牛油是自己熬煮的,因為每次都是人工熬煮,所以食材份量、溫度和時間不同,醬包的味道也會不同,這就需要有專門的人員經常品嘗醬包,找出缺點。”
2017年3月15日,君臨食品生產的“一大碗”牛肉湯正式走向市場,這種禮盒包裝的即食牛肉湯方便市民饋贈親朋好友,也方便攜帶。
可國內的市場并不能滿足常守君和馬瑞,兩人又再次出發(fā),開辟了德國、意大利、美國、比利時、加拿大等國外市場,從此國外的超市、網站出現了淮南牛肉湯。
不僅如此,君臨食品還在2018年11月申請了天貓店鋪,國內外的食客都可以從網上購買到淮南即食牛肉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淮南牛肉湯,品嘗到貨真價實的淮南牛肉湯,君臨食品推出禮盒裝“一大碗”和精品裝“滿桶香”,不同款式適合不同人群,無論是送親朋還是自己嘗鮮,都是不錯的選擇。
采訪接近尾聲時,一輛快遞車駛入君臨食品倉庫裝貨,這車貨是天貓店鋪的訂單,發(fā)往全國各地。常守君稱,公司最高生產能力每天達到2萬件,目前每天正常的生產量可達萬件。隨著淮南牛肉湯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認可,相信“一大碗”“滿桶香”憑借自主研發(fā)、真材實料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它,也相信君臨食品會越做越強。
圖一:安徽君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守君(右)正在查看剛生產出的牛肉湯食品。
圖二三:生產流水線。
圖四:包裝好的公司產品。(記者 王玲 張雪峰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