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
企業是發展之基、稅收之源、就業之本,只有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發展才有活力,才有高質量。
近兩年,我市高度重視規上工業企業的培育,力求以規上工業企業的增長,帶動非煤產業發展壯大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2018年1月,我市啟動實施規上工業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每年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家的目標,真正把非煤產業培育成驅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思路決定出路,理念決定方向。我市嚴格落實跟蹤調度、動態管理、分類指導和政策幫扶等壓茬推進工作機制,建立市“小升規”和“新建新投產”工業企業培育庫,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快發展盡快升入規上,取得顯著成效。
市經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2月底至2019年2月底,我市規上工業企業共新增104戶、凈增72戶,規上工業企業凈增戶數位居全省第3位。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比去年同期凈增74戶,規上工業企業總戶數達到684戶。新增的規上企業拉動全市非煤電產業快速增長,今年1-5月份,全市非煤電產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7%,對全市工業經濟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外引
盡快把項目轉化為規上企業“生力軍”
“我們公司是招商引資企業,去年3月注冊、5月動工、11月建成投產、12月升為規上企業,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升規。”安徽博美奧齊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祝峰坦言,未來一到兩年,公司銷售額將突破3億元,這個速度遠遠超出預期,非常感謝市直有關部門和壽縣為企業快速發展營造的良好環境。
博美奧齊公司位于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是我市一家集石材加工設備開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石材機械供應商。
作為招商引資企業,在培育規上工業企業的過程中,我市多部門聯動,在土地、規劃、環評、消防、生產許可、安全、稅務、統計等各方面,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
博美奧齊公司升規后,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公司依托自身科技優勢,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意大利BM指定的唯一合作商,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比達85%以上,出口率達60%以上,產品遠銷土耳其、印度、埃及、約旦等30多個“一帶一路”國家、地區。
早開工、早竣工、早達產、早見效,只要投產就能為我市的工業總量和增速做出貢獻,這類招商引資項目正是我市抓規上工業企業培育的重要著力點。
為此,項目洽談后,如何提高簽約率、開工率、竣工率,市直有關部門和縣區園區建立了項目全程跟蹤服務機制,提供保姆式服務。縣區園區負責協調解決企業建設、生產和保障等方面問題,審核、管理培育庫企業資料。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企業相關項目審批手續的協調、督導、服務,多方發力,為簽約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投產、投產項目快入規提供了有力保障。
淮南舜天合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唐君對此深有體會:“2017年3月開始建設,8月建成投產,在審批建設期間,得到市經信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煤化工園區以及潘集區的大力支持。2018年上半年企業就達到了規上企業要求,7月入庫成為規上,2018年全年共生產錨固劑樹脂6000多噸,實現工業產值5000多萬元。”
內培
面面俱到為企業“小升規”保駕護航
安徽君臨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大通工業新區,公司2017年新建設年產260萬箱牛肉湯速食生產線項目,牛肉湯系列產品正向高檔型、營養型、方便型和精包裝方向發展。
君臨食品公司從落地到發展,僅用了兩年時間,2018年產值就已經達到2500萬元,成功升上規上企業。
“小升規”后,君臨食品公司享受到了一大波政策紅利。市經信局介紹,我市積極落實“小升規”政策,對新上規的君臨食品公司一次性給予10萬元補助。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國內大型展銷會中國糖酒會,并給予企業制造強市展位補貼,幫扶企業做大做強。君臨食品公司技改項目的設備支出也獲得了10%的補貼。
“公司生產的水晶濕粉是和南京農業大學合作開發的新技術,投入市場后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國內能夠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僅有3家,未來市場前景巨大。”君臨食品公司董事長常守君對企業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生產了國內第一根“光纖魚雷線導專用大長度光纜”“不銹鋼束管式海底光纜”、第一家成功研制實用化淺海光纜的安徽中電光達通信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初納入淮南高新區企業培育庫,全年實現產值1.17億元,2018年12月成功升規。
成為規上企業,公司將在經營管理、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得到優先扶持和幫助。預計該公司到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約為3億元。
重點培育助成長。市經信局擬制下發了《關于建立“小升規”和“新建新投產”工業企業培育庫的通知》,認真遴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入庫培育,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目前,全市納入培育庫企業156戶,其中,新建新投產94戶,小升規62戶。
列出“支持清單”,送上“政策紅包”。我市強化企業精準幫扶,結合“四送一服”常態化工作,加大對企業訴求辦理工作力度。落實《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制造強市建設若干政策(修訂稿)的通知》和《關于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對首次升規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獎勵,并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加強科技研發,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我市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題,開展企業人才服務,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做強
多措并舉推進規上企業提檔升級
致力把淮南打造成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創新之都的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2011年奠基建設,2012年10月正式投產,7年來公司生產規模逐步攀升,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專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維修及服務等業務,產品覆蓋牽引、自卸、載貨、專用四大系列。
2018年,公司實現全年13195輛重卡類底盤銷量,總產值突破34.77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34.25%;2019年1-4月實現底盤銷量6335輛,產值16.46億元。
作為華東地區唯一的戰略性窗口,公司“大企前行”目標明確,著力將公司打造成陜汽控股集團明星子公司、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專用汽車生產基地。目前正在開展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產業生產廠房總體設計,開足馬力推動陜汽及其配套產業向“百億”進軍。
美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做專做精、做強做優錨固劑產品,立足長遠,打造全產業鏈,在煤化工園區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淮南舜天合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舜天合成項目一期年產2萬噸高性能樹脂項目,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見效,為美亞高新爭奪中國制造錨固劑冠軍,推進產業產品轉型升級,打造礦山支護航母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7月企業入規后,發展態勢喜人。2018年全年共生產錨固劑樹脂6000多噸,實現工業產值5000多萬元,今年將力爭實現1個億。在三年內2期工程建設完成以后,具備5萬噸產能,預計實現工業產值4個多億。
隨著一批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投產達效、發展壯大,為我市規上工業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近兩年,有技術、高增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它們中,有不少都是“規升巨”的“后備軍”。我市將繼續從強化企業服務入手,積極開展市場對接、資金對接、政策對接、人才對接,引導成長性良好的規上工業企業快速發展。
未來,我市將以規模骨干、行業創新型龍頭企業為重點,加快培養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為我市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其數量和質量對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舉足輕重。市經信局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市經信局將以市委、市政府規上工業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為指導,不斷完善工業企業孵化、培育工作機制,強化服務、保障工作措施,加快推動新建工業項目建設、投產,精準幫扶小微企業上臺階、上水平發展,壯大新型特色產業,提升傳統產業質量效益,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提供堅強支撐。(記者 周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