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文明實踐主旋律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訪八公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朱杰
“按照中央和省、市統一部署,八公山區圍繞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搭平臺、強隊伍、抓載體,著力把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成理論傳播的重要平臺、意識形態的堅強陣地、基層群眾的精神家園,打通宣傳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八公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朱杰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朱杰介紹說,八公山區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統籌推進,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統領思想文化傳播、主流價值踐行、行為文明踐習的重要平臺,強化上下聯動,由三級黨組織書記分別負責區、鎮(街道)、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體系建設,分級制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管理制度。截至目前,該區積極整合黨員活動中心、道德講堂、綜合文化服務站等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實踐所5個、實踐站42個,全區文明實踐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加強隊伍建設,凝聚工作合力。堅持以理論宣講、文體健康、文明創建、法律宣傳等領域為重點,組建了以黨員干部、干警、基層工作人員等為主體的51支文明實踐隊伍,在冊成員24020人,實現區、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今年以來文明實踐隊伍深入社區樓院、廣場游園,開展理論政策宣傳、技術培訓等各類實踐服務活動170余次。創新載體建設,打造特色品牌。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廣場、社會實踐站等陣地作用,舉辦“舉旗幟·送理論”專題宣講等40余場,開展“我們的節日”經典誦讀活動35場。山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充分發揮“老娘舅”團隊作用,積極開展文明實踐服務,今年以來化解各類糾紛59件,有效維護了群眾利益、社會和諧穩定。土壩孜街道惠民社區利用“OK繃”黨員愛心服務驛站,組建機關單位、困難幫扶、法律服務、文明創建、愛心義診5支實踐服務隊,通過網格化志愿服務、圓夢“微心愿”等形式,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285件,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兩支隊伍、三項行動、四類活動’,切實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用。”朱杰表示,該區將建強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指揮員和志愿者兩支隊伍,積極開展筑巢、星火、榜樣三項行動,做好理論政策宣講、文明戶評選、結對幫扶、志愿服務大家行四類活動,充分發揮各級文明實踐陣地作用、聚力作用、輻射作用,形成長效化、常態化的工作機制,真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區人民群眾心中落地生根。(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