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淮南市委書記 沈 強 淮南市人民政府市長 張孝成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百年煤城淮南與全國一樣,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實現了從一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老礦區,向一個充滿活力、宜業宜居的現代化工業城市的歷史性轉變。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全市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7.8億元提高到2018年的1133億元,增長144倍;財政收入由1952年的622萬元提高到2018年的173.9億元,增長2795倍。城鄉面貌顯著變化,轄區面積由1952年的944平方公里增加到553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64.1%,城市道路由1952年的7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144.8公里。群眾生活顯著改善,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324元提高到2018年的32852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6元提高到2018年的12926元,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日益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淮南改革發展開啟新征程。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奮力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中闖新路,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堅定不移加快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提升科技創新帶動力,抓好“三重一創”,開展國家級智慧城市試點,推動產學研平臺建設。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科研機構130個,科技人員1.8萬人,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4件。提升傳統產業支撐力,堅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加快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建設,投資267億元的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一期打通全流程,碳4碳5項目順利建設,煤制氣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宏泰鋼鐵二期、陜汽及其配套產業項目、恒大高科鋰電池、恒大高科農業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顯著加快。提升新興產業引領力,加快國家級高新區建設,做大做強省級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和現代醫藥、現代裝備制造等戰新產業基地,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倍增計劃,2018年全市戰新產業產值、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居全省第5、第2位。
堅定不移推進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51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96家,糧食生產實現“十五連豐”;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和垃圾污水專項整治,建設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247個,農村環境越來越美。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高新區(山南新區)建設,推進老城區“兩治三改”,成功創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全省文明城市”“全省雙擁模范城”。加快建設文旅強市,積極創建壽州古城、八公山和焦崗湖3個5A級景區,打響“楚風漢韻、能源之都”的城市品牌。
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扎實開展大氣污染等專項治理,2018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10.1%,大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0.1%。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集中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加快黑臭水體治理,共整治入河排污口88個,建成污水管網537.29公里,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推進垃圾分類處理,開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2012年以來共完成造林綠化任務27.2萬畝。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增添新動力。聚焦深化改革,扎實推進“放管服”、國資國企、金融商事、醫藥衛生及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共計完成改革任務535項。聚焦對外開放,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一體化、合肥都市圈發展,推進合淮一體化,參與淮河生態經濟帶開發,成功舉辦淮南市“一帶一路”境外商品展。聚焦招商引資,堅持產業招商,開展組團招商,加強駐點招商,2014年以來累計引進內資3622.92億元,引進省外投資億元以上項目資金2219.17億元;大力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和“三比一增”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0.97萬戶,比2012年增長221.79%。
堅定不移踐行黨的宗旨,民生福祉實現新提升。大力實施33項民生工程,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撥付民生資金227.2億元,占財政支出總量的17.3%。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要求,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全市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8.4萬降到2018年底的1.97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77%,革命老區壽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實施“創業淮南行動計劃”,城鎮登記失業率多年控制在4.5%以下;實現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全覆蓋。全力維護和諧穩定,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化平安淮南建設,深入推進“鑄安行動”,2018年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40.8%和27.8%。
堅定不移從嚴管黨治黨,政治生態展現新氣象。強化思想政治建設,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堅持20字好干部標準,健全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規程和機制,激勵黨員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涌現出曹偉等先進人物。強化基層黨的建設,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打造“網上陽光村(居)務監督平臺”等黨建品牌,加強支部標準化建設。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扎實開展“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七十年春華秋實,九萬里風鵬正舉。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奮斗狀態,激發艱苦奮斗、擔當作為的干事熱情,奮力開創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轉載自9月11日《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