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司法局圍繞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提供優質、高效、規范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
市司法局加強立法平等保護、合法性審查等,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在制定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過程中,充分聽取企業家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堅持“立、改、廢、清”并舉,開展涉及產權保護及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并推動《淮南市優化投資環境條例》《淮南市私營企業權益保護條例》等15部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修改、廢止。同時,健全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機制,進一步規范市政府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辦理程序,對《關于進一步減負增效紓困解難優化環境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落實意見》等近90件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府重大決策事項提出合法性審查意見或建議近200條。牽頭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工作,取消我市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定的9項證明事項,堅決禁止違法增加證明事項和證明材料、提高證明要求、隨意將行政機關的核查義務轉嫁給企業和群眾的行為。并推進公正文明執法,配合及時動態調整淮南市市級政府權責清單目錄,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堅決制止和糾正執法部門侵犯民營企業利益行為。
市司法局整合資源,精準法律服務。組建市司法局直屬分局,全力服務高新區、開發區“四最”營商環境建設。聯合民政、工商聯等,在全市開展為期2周的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法治宣傳教育狀況實地調研,幫助解決專門性法律人才稀缺、專業法律知識掌握不足等問題。成立淮南市涉及產權糾紛的中小企業維權法律服務團,組建市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充實壯大“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律師服務團”,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專項活動,組織“送法進萬企”巡回宣講團等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及時高效的法律支持與幫助。同時,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開展人民群眾公共法律服務獲得感和滿意度“雙提升”活動,將企業等“最多跑一次”公證范圍擴大為107項、辦理企業員工法律援助等3745件、涉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702件。(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