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迎河鎮整治自建混凝土攪拌站有“高招”
省第三批“23+N”突出環境問題壽縣整改任務清單中,壽縣迎河鎮無資質混凝土攪拌站突出環境問題占據了4項,該鎮直面問題不回避,群策群力,積極整治。截至今年8月底,該鎮多次召開政策宣傳、督辦督查會議,組織現場檢查30余次,投入近10萬元,出動吊車、鏟車20多臺次,共拆除主機4臺、立罐4個、料倉5個、輸送帶100米,清理砂石近5000噸,比預先確定的時間節點提前兩個月完成整改任務。
直面問題用心。針對今年省、市、縣生態系統開展的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工作,迎河鎮黨委政府深入排查存在的環境問題。該鎮近年來農田改造、道路施工、水利興修等項目較多,建設單位為方便施工、降低成本,在沒有經過職能部門批準的情況下,陸續自建了新墻村朱某混凝土攪拌站、社辦中學汪某混凝土攪拌站、常圩村梁某混凝土攪拌站、李臺村楊某混凝土攪拌站。這四家混凝土攪拌站環保設施不規范,影響周邊環境和群眾生產生活。該鎮堅持環境優先,群眾利益至上,直面問題不逃避,積極排查上報并著力進行整治。
政策宣傳攻心。據了解,這四家混凝土攪拌站均建成2年以上,在自產自用的同時,兼或對外經營,投入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被要求限期取締,觸及經濟利益,經營者一時不能接受,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為解決問題,迎河鎮黨委政府召開了四家混凝土攪拌站負責人座談會,面對面地宣傳環保政策和環保法律法規以及當前形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爭取理解與支持。為推進工作開展,今年8月上旬,壽縣生態環境分局積極協助迎河鎮黨委政府先后兩次深入現場開展工作,傳達學習省市文件精神和政策法規,提高經營者思想認識,從思想上進行化解疏導。
態度堅決鐵心。為增強工作實效,迎河鎮一邊宣傳動員,一邊依法采取措施。該鎮與縣環保部門聯合行動,分別向四家混凝土攪拌站下達了《限期取締通知書》、《環境監察通知書》,要求按時做到“兩斷三清”。同時,壽縣生態環境分局聯合迎河鎮黨委政府啟動問責程序,集中約談四家混凝土攪拌站負責人,然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分別約談企業所在區域的村街主要負責人、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為攪拌站供地的出租人,明確責任,嚴明紀律。
真情服務暖心。為解決攪拌站相關設備設施拆除后沒有地點堆放的實際困難,也為了盡量減少企業損失,迎河鎮黨委政府本著行政執法與主動服務同步走原則,在李臺工業園區專門騰出場地暫存設備,并安排專人看管,用真心服務換取企業經營者理解。此次整治工作中,迎河鎮相關負責人率先垂范,主動包保拆除設備最多、拆除難度最大的汪某混凝土攪拌站,幫助其聯系拆遷器械、運輸設備、堆放場地等工作,解除企業疑慮和后顧之憂。
強化監管放心。為做到舉一反三,防止問題反彈,迎河鎮黨委政府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加強監管,與四家混凝土攪拌站簽訂承諾書,要求他們在沒有職能部門規劃審批、完善相關手續的情況下,不得擅自經營。該鎮還采取領導班子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的形式進行網格化管理,堅持預防為先,發現環境問題及時報告、及時制止。同時,該鎮與各村街及所屬單位簽訂了責任狀,按照屬地管理和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原則,切實加強所屬區域和行業環境問題的監管。(通訊員 許運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