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傍晚,八公山區城市記憶廣場警務站發生了一件特別暖心的事,一個小伙兒拿著500塊錢,說想捐款給湖北人民,但是不知道怎么捐,就交給了警察叔叔。民警詢問其姓名,他不說,放下錢就跑了……
“我從媽媽手機里看到你們為了抗擊這次的疫情,冒著危險在小區里給居民做宣傳……所以就和媽媽商量了一下,把家里準備的醫用口罩支援20個,雖然數量不多,但也是我為這次疫情防控盡的綿薄之力!”1月29日,田家庵區民生中學三年級學生郭茹逸為民生社區工作人員送上了口罩,并附上一封感謝信。社區黨支部書記童春芳告訴記者,郭茹逸曾多次參加小區的文明創建志愿服務活動,是社區里一名優秀的小志愿者。
從做好事不留名的普通小伙兒到小志愿者郭茹逸……在疫情防控面前,人人都是志愿者。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市文明辦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時間發出《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倡議書》,全市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志愿精神,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斗爭,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醫務志愿者當先鋒!白鳛榘滓聭鹗,我們申請志愿加入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隊……”面對肆虐的疫情,市第一人民醫院486名醫務志愿者、東方醫院集團327名醫務志愿者帶頭寫下“請戰書”。1月27日,淮南市首批醫療隊11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有著10余年感染科工作經驗的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陸曉梅就是其中一員!白鳛橐幻伯a黨員,一名醫務志愿者,我必須去!不計生死,勇往直前!”出征時刻,陸曉梅堅定地說。
黨員志愿者作表率。1月30日,鳳臺縣古店鄉組建了黨員志愿者突擊隊,85名黨員志愿者帶頭深入13個村,擔任疫情監控員、信息宣傳員、環境衛生維護員和外地車輛勸導員,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踐行志愿服務精神,為黨旗增光添彩!吧鐓^同志,這是我和老伴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3000元錢。我們年紀大了,也幫不上什么忙,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1月30日上午,八公山區新莊孜礦85歲退休老黨員、社區志愿者、退役老兵趙士明早早來到團結社區,希望通過社區向武漢捐獻愛心款。
交通志愿者把好疫情輸入關。我市交通系統組織志愿服務隊32個,投入志愿者1236人次,配合一線執法人員,在國省干線市界出入口、長途汽車站、客運渡口碼頭、高鐵站、火車站、高速路口等重點場所開展志愿服務,廣泛宣傳防疫知識。成立督察志愿服務小分隊,及時勸阻未帶口罩的乘客。
愛心志愿者踴躍捐款捐物。市紅十字志愿者積極捐款捐物,潘集區退役軍人蘇翔向市紅十字會捐款20萬元。蘇翔說:“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關鍵時刻還要像戰士一樣沖在前頭、獻出愛心。”潘集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王啟明等自籌資金,為潘集區環衛處、交警大隊送去了一份“愛心大禮包”,包括600份口罩和1箱84消毒液,慰問奮戰在一線的環衛工人和交警。壽縣社會愛心志愿者張士東向保義鎮政府捐贈一次性醫用口罩6000只。潘集區祁集鎮愛心志愿者曹毅,向家鄉捐贈價值12000元的200臺紅外線體溫計。截至1月30日,市紅十字會共收到捐款捐物近兩百萬元。
社區志愿者當好宣傳員。“手指口技響連環,各位朋友聽我言,春節不要胡亂竄,冠狀病毒藏武漢,冠狀病毒不可怕,就怕大家不聽話……”壽縣文藝志愿者李勛,自編口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通俗易懂,宣傳效果明顯。大通區組織志愿者深入鄉村(街道)、村(社區),拿著小喇叭走村串巷、逐戶發放“一封信”,倡導“人不動、車不動,不出門、不接觸”,勸導群眾取消婚宴、壽宴等聚集性活動,全力打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疫情阻擊戰。(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