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協助社區設卡排查、入戶摸排、宣傳科普;線上通過開通熱線,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為社區居民、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心理咨詢、情緒疏導、生活幫助等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市廣大社工針對疫情期間群眾產生的心理恐慌、生活困難、社交需求等方面的問題,積極發揮自己專業所長,下沉社區防疫一線,線上線下齊發力,組成一條特殊的防疫戰線。
主動請戰,迎難而上
“我是黨員社工,我們可以和你們一起戰斗”,這是淮南市旭日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平昊主動和洞山街道錦里社區主任對接時的話。旭日社工機構集中力量深入該社區,帶動志愿服務力量,協助開展防疫工作。
旭日社工在協助社區防疫工作中,積極挖掘社區黨員力量,組建錦里社區防疫應急志愿者服務隊。同時,在洞山街道黨工委支持下,成立了錦里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由平昊任支部書記,凝聚社區黨員、社工和志愿服務力量構筑堅強防疫堡壘。
連日來,旭日社工與志愿者每天用擴音器在小區內巡回宣傳防疫科普知識,并為有需求的人員提供社會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切實增強公眾科學防護意識和能力,及時減輕、消除個別居民的心理恐慌。
三社聯動,同心抗疫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市民政局積極加強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的工作安排,以社區為載體,社工和社會組織聯動起來,配合街道、社區開展防疫工作,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聚焦居民需求,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各類服務。
七彩陽光社工服務中心根據機構人員和綜合能力的實際情況,配合生態新城社區積極開展線上防疫工作宣傳和服務對象的關懷工作。該機構社工聯合5個社會組織,建立了2個防疫線上小組,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知識及政策咨詢、心理援助、情緒疏導等服務;給家長推薦兒童防疫知識繪本和宅家攻略,引導家長正確、科學、有趣地給孩子講解新冠病毒及防護知識;對96名獨居、高齡、殘障老人等提供電訪關懷及慰問服務,及時掌握他們的生活狀況。該中心社工在電話訪談中了解到一位獨居的張阿姨腿有殘疾,家中物資匱缺,及時購買了糧油蔬菜肉蛋和口罩等物品,親自送到其家中。“社工真是及時雨啊!”方阿姨感動地說。
熱線背后,社工暖情
各社工機構利用社工站等服務點,快速開通熱線,便利居民就近求助,為居民提供防疫咨詢、心理輔導、心理減壓、資源鏈接等服務,快速、便利回應居民的求助,協助社區做好有關居民社會情緒的安撫。
潘集區柳葉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陶俊聯合柳葉社區建立了疫情防控居民微信群,在小區封閉管理期間,及時發布官方信息,讓居民第一時間了解到科學、專業的防控知識。2月7日上午,陶俊接到社區居民楊某的微信求助,其妹1月27日從武漢回潘集,且有輕度精神病史。在居家隔離觀察期間,眼看所帶藥物將要吃完,擔心藥物無法及時補充,會導致其妹病情加重。陶俊得知后,一邊利用專業知識做好心理疏導和干預工作,一邊緊急向泥河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情況。經區、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與市四院多方聯系,及時購買藥物于當日下午13時20分交至楊某兄妹手中。得知楊某妹妹病情以來,陶俊對他們兄妹更多了一份關心關注,每日早晚噓寒問暖、送菜送物,讓他們感覺到隔離期間的溫暖。
2月3日下午,鳳臺縣惠民社工服務中心的“社工熱線”接到龍潭社區居家隔離的劉大爺的求助電話,反映自己每天都要服用的降壓藥沒有了。惠民社工接到電話后,利用各種資源,最快的速度聯系各藥房,在當天傍晚買到劉大爺經常服用的降壓藥,及時送到劉大爺手里,解決了燃眉之急。惠民社工負責人李攀介紹,自從“社工熱線”開通以來,類似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無論是接聽疫情有關咨詢,還是上門送藥送菜送口罩,只要熱線有呼,社工都會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用心用情做好服務。
據悉,截至目前,全市有12個社工機構189名社工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招募910名志愿者,服務達7300人次,其中跟蹤服務的困境對象共計4590人次。(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