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舌尖的安全防線
(記者 付莉榮)為深入推進“使用公勺公筷,倡導文明用餐”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6月5日,市文明辦、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我市多家餐飲服務單位公勺公筷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和督查。
餐飲服務單位醒目位置是否設置宣傳標語?標語內容是否符合規范?餐桌卡牌和用具是否規范?公勺公筷與自用筷勺在顏色、長度等方面是不是有明顯區分?公勺公筷與自用筷是否做到分開存放?當天,檢查組利用午餐、晚餐前1至2個小時,先后來到東方禧悅酒店、御景山莊、徽州府、古陽國際酒店及新世界生活廣場部分餐飲企業,實地查看宣傳氛圍營造、公勺公筷擺放等情況,詳細了解各餐飲服務單位宣傳發動、服務意識培養、消費者意見反饋等情況,還提問了餐飲單位服務人員關于公勺公筷擺放要求、使用方法等相關知識,并現場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多家餐飲企業都在大廳和包間顯著區域設置了宣傳標語,“多一雙筷子,多一份健康”“一雙公筷,健康常在”……有的在每個席位上都擺放兩副不同顏色的筷子,作為自用筷和公筷的區分,有的是每道菜旁都擺放一雙公筷,供顧客用餐時使用。一位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上每一道菜時都會跟上公筷,顆粒狀的食物必須跟上公勺,有時候發現客人用餐時忘了使用公筷,我們也會在一旁主動提醒。平時更會注重公共區域的衛生和菜肴原材料的把關,并時刻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離。”
“原來大家用餐都沒有養成公勺公筷的習慣,覺得‘別扭、矯情’,但其實用公勺公筷吃飯,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都有好處,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沒什么不好意思的。”前來就餐的市民吳先生表示,聚餐固然要有熱鬧的氛圍,但是吃得健康才是第一位。公筷的使用不僅是為了衛生和健康,也是一種文明行為的倡導,特別是在疫情之下,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應當多推廣,多引導,每個人都主動使用公勺公筷,做餐桌禮儀的踐行者和推動者。”
檢查組指出,餐桌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使用公勺公筷能有效防范病從口入、降低病菌交叉感染風險,也是踐行文明禮儀、引領文明風尚的重要體現。市相關部門下一步將對調研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推廣,同時把餐飲服務單位是否推行公勺公筷作為量化評級管理的考核指標,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倡導使用公勺公筷的濃厚氛圍,積極引導市民養成文明用餐習慣,不斷提升我市文明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