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是由西漢淮南王劉安和他的賓客們集體所著,誕生在淮河岸邊,八公山下。它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從中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浪漫的人文思想、現實的世俗事理、美妙的神話藝術、壯麗的山河流水,還能感受到特定地域的自然觀和審美觀。
動畫作為傳播思想、文化、藝術的重要形式,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動畫融合在中國動畫發展史上有著獨特價值。2012年由淮南市政府、淮南廣播電視臺和中國傳媒大學等多家單位聯合出品的《淮南子傳奇》(2014年《淮南子傳奇》第二季)就是以《淮南子》為藍本,用有趣的劇情、奇幻的情節、典型的人物設計、精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以及精湛的技術將《淮南子》中優秀的文化和傳統的哲學思想演繹得臻于完美,為我們呈現了一部優秀的文化視聽盛宴。該系列片獲得了2011年中國動畫學會“美猴獎”最佳動畫系列連續片獎,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動畫系列連續片獎等眾多獎項。
從這部動畫片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有益啟示:
劇本改編的能力。將傳統文化的內容改編成現代年輕人易于理解的劇本這是一種文學修養的能力。中國傳統文化指導現代人的思想、品性和學習等,但又是相輔相成的,只有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將其發揚和詮釋。在《淮南子傳奇》的劇情改編中,除了還原《淮南子》中的傳統文化外,還沒有忽略中國動畫寓教于樂的作用,觀看整部動畫片我們可以體會到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知恩圖報、仁愛之心等傳統美德及精神,值得年輕一代繼承發揚。
動畫視聽語言的重要性。優秀的視聽語言是動畫片成功的重要因素。視聽語言比文學語言豐富多彩,可以通過鏡頭的運動、角度、畫面的構圖、景別、音樂、色彩、蒙太奇等進行表現。在《淮南子傳奇》中,鏡頭角度和景別的變化,色彩的組合對比,鏡頭的轉換組接,時空的交錯組合,影片的語言、配樂以及用聲音營造空間的縱橫層次、暗喻、剪輯、轉場等綜合運用,都使這部動畫片結構嚴謹、邏輯清晰、節奏明朗,具有獨特的美學風格。
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動畫除了具有教育的作用,還有娛樂大眾的作用,所以我們在改編劇本時是站在現時代的基礎上去了解傳統文化,適當巧妙地用一些現代元素不僅可以豐富劇情,還可以拉近影片與觀眾的親近感。在《淮南子傳奇》中,例如“鴻烈”造型的呆萌是現在孩子們喜歡的可愛模樣,而雞鳴在逃跑時還會說:“我的發型不能亂。”來給劇情增加趣味性。
現代元素地運用需要把握好一個度,過多的使用會使劇情不倫不類,俗不可耐,而只是墨守成規地宣傳傳統文化又會導致刻板與呆滯。在融合恰當的現代元素的同時,傳統藝術特色也在動畫片中得到體現,例如唯美的場景吸取了中國青綠山水畫的特色,將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與精神展現出來,營造出空靈悠遠的壯麗河山。
定位的關鍵。動畫片準確的人群定位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不同年齡的人群會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和審美。作為定位在少年階段的《淮南子傳奇》,其中呈現的人設、劇情和邏輯思維以及傳播的文化知識的深淺都是適合少年觀看的題材,再加上后期虛擬特效的使用和穿越等情節的設定,都喚起了少年內心對宇宙、時空的幻想。
政府和媒體大力支持。《淮南子傳奇》的成功與政府和媒體的支持離不開。它不僅是淮南市政府、淮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中國傳媒大學精心打造,而且還是安徽省第一部大型動漫系列片,安徽廣電的重點扶持項目。并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播出取得了可觀的收視率。直到目前為止,在優酷、愛奇藝、騰訊等大型綜合視頻平臺上仍然可以欣賞到這部優秀的動畫佳作。
可見,《淮南子》文化博大精深,將其與動畫相結合,既能使之廣泛傳播,有益于促進文化自信,還能為動畫增添本民族特有的詩意之美,十分值得我們創造性地傳承發展。(陳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