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市壽縣商會常務副會長、上海商吉包裝有限公司、安徽商吉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洪輝
壽縣籍企業家們在上海打拼的故事數不勝數。闖蕩時有多艱難,扎根時便有多成就,而這一切最終都化作對家鄉的關注和思念。近日,在淮南日報全媒體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宣傳報道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上海,實地采訪了上海市壽縣商會常務副會長、上海商吉包裝有限公司、安徽商吉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洪輝,了解他的創業之路。
在上海商吉包裝有限公司,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了一排排色彩鮮艷,大小不一的紙質包裝,可愛的外表和充滿食欲的圖案讓人瞬間想到了薯條、漢堡、蛋糕以及壽司等美食,不由得垂涎欲滴,打破了我們一直以來對于食品包裝的固有觀念。
洪輝介紹道,公司產品以出口為主,產品類型偏西餐。“我們的產品主要分為三大類,杯桶類、餐盒類和紙袋類,走中高端路線,環保健康。”聽著他如數家珍的介紹,不由得好奇洪輝與這些紙質包裝的情緣。
洪輝于2002年7月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系。隨后,他懷揣夢想來到了經濟比較活躍的江蘇省鎮江市,在一家國企從事國際貿易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到上海出差,讓我對這座國際大都市有了更真實的感觸。鱗次櫛比的大廈,川流不息的車輛,熙熙攘攘的人流……都市的繁華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相信這里會有很多機會提供給年輕人。 ”于是,朝氣蓬勃又充滿想法的洪輝毅然辭去了工作,于2004年春來到了上海,就職于一家民營企業,依然從事外貿出口工作。
“始終還是想走自己的路。”洪輝說,“基于現實生存與發展的渴望,我下定決心,于2005年8月走上了創業之路。” 因為熟悉外貿業務流程,并對外貿前景看好, 洪輝選擇了熟悉且鐘情的對外出口業務。選擇產品時經歷過一番思考與內心的掙扎,最終他選擇了在歐美國家已接近淘汰生產,但仍然需求旺盛的咖啡紙杯做為出口的主打產品,并著手收集國內的生產廠家,在短短三年時間里,他便成為當時國內外貿行業咖啡紙杯品類最全的供應商,同時也接收到國外的穩定訂單。
隨著業務的增長,公司于2009年正式申請進出口自營經營權并成功在海關備案,踏上了自營出口的道路,外貿業務的主動權也增強了。“公司也加大了銷售的推廣力度,在2010年底,外貿業績就達到了4000萬元人民幣。”洪輝介紹道, 隨著淘寶的興起及西餐在一線城市的流行,公司于2012年4月開展了國內的銷售業務,主要是通過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進行銷售,2013年到2017年,國內的外賣行業極速發展, 同時也帶動了餐飲包裝銷售。內銷市場的發展,讓商吉品牌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及市場認知,成為同行的模仿樣板。
為了進一步配合國內外市場的銷售,商吉日用品有限公司于2017年初在上海金山工業區正式建立了自有工廠,并于同年4月開始投產。自從有了自有工廠,極大地提升了商吉品牌,并推動了國內外的銷售。商吉的品質也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認可。“目前,我們國際市場做了15年,國內市場做了8年,現在國內市場已經遍布全國各個省市,國際市場的足跡踏遍了11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美、東南亞和非洲。”
洪輝說,打拼這么多年來,每當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始終惦記著家鄉,想為家鄉做點事情。“2018年,適逢家鄉地方政府來上海招商引資,經過與壽縣縣政府招商部門的溝通,我們于同年5月簽訂了投資協議書,在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建設安徽商吉包裝有限公司廠區。”
2019年10月,拿到土地指標后,洪輝立即著手開工事宜等相關前期準備工作。2020年初因受疫情影響,施工單位在3月份才正式進場開展工作,6到7月份的降雨又影響了工期的進程。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 新工廠于9月22日正式封頂,計劃于11月底交付,2021年春節前可試投產。
據了解,安徽商吉包裝有限公司廠區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8000平方米,該項目建成后主要以生產一次性紙杯、紙碗、餐具等系列產品為主,可提供近300個工作崗位,預計年產值可達1.6億元人民幣,繳納稅收350余萬元。“相信商吉會為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為脫貧解困助力。”洪輝說。
圖一為洪輝在向記者介紹產品。
圖二為公司生產的形形色色的紙質包裝。( 記者 付莉榮 蘇國義 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