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東辰集團煤系固廢物綜合治理紀實
固廢利用,循環發展;綠水青山,澤被萬世。
伴隨著煤電工業發展,我市現有煤電固廢物歷史存量近億噸,每年產生的以煤矸石、粉煤灰為主的煤電固廢物高達2600萬噸,煤矸石堆積量多達4000余萬噸,粉煤灰占地萬畝以上,長期開發形成的采煤沉陷、固廢露天堆放等問題,是制約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瓶頸”。
作為我市最大的多產業國有企業集團——東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有22個子(分)公司,業務涵蓋煤系固廢物綜合利用、工礦產品加工制造及機電設備維修、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勞務、商業貿易等五大產業發展板塊。
2004年,淮南礦業集團將16座大型矸石山委托東辰集團管理處置。13年來,東辰集團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全面落實“防揚散、防滲漏、防流失”防治措施。截至目前,累計投入1.8億元用于矸石山覆土復綠17.85萬㎡、道路(場地)硬化18.3萬㎡、構建鋼構大棚3.2萬㎡,購置環保運輸車、灑水車、霧炮機等173臺,防風抑塵網65317㎡,建造沉淀(蓄水)池2226m3,安裝導流溝渠、噴淋設施等1.7萬千米,將矸石治理同環境保護、生態綠化有機融合,讓矸石山“綠”起來,運輸路“硬”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同時,大力開展煤矸石綜合開發利用,通過采煤沉陷地土地復墾回填工程、防汛期間的堤壩加固工程、各類道路、工程場地鋪墊等工程使用和磚瓦行業的內燃原材料利用,在消耗原材料的同時實現節能環保。此外,東辰集團在我市周邊擁有70余家穩定終端用戶,年消化煤矸石600萬噸以上,節約占地千畝,為保護耕地、保護環境作出了巨大貢獻,得到了環保部課題組專家的高度肯定。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保形勢和壓力,東辰集團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積極承擔企業主體責任,堅持以煤矸石資源管控和銷售源頭治理為抓手,以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和生態綜合利用示范園區為載體,將綠色生態理念和發展循環經濟產業與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綠色環保、持續發展的國家級大宗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深度融合,持之以恒抓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
面對當前環保責任大、任務重、治理難等難題,該集團施行“全封閉、無塵化”的環保措施,將“源頭治理”作為推動環保工作實現的重要舉措,著力打造從堆放、加工、生產、運輸到終端客戶全過程的環保控制體系,建立與終端客戶一站式到達的銷售模式,杜絕中間商環節,徹底根除煤矸石綜合開發利用中的二次污染問題。當前,已與潘集區政府達成在潘集地區對煤矸石實行統一集中管理的共識,雙方建立定期聯絡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實行聯動,東辰集團全面負責該地區6個堆放、加工點,并嚴格落實抑塵、降噪等環保措施,提升對終端用戶全過程環保監控能力,共同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今年,受疫情與洪災影響,煤泥水運受阻,東辰集團主動降低銷售價格,通過水運改陸路運輸方式,寧愿舍棄企業經濟利益,也要立足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為確保矸石山治理有章可循,東辰集團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總體要求,將環保工作作為第一要求和硬性指標,制訂了《淮南東辰集團環境保護規定》,修訂了《淮南東辰集團2019年度經營考核辦法》,不斷健全完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將環保工作納入經營考核范疇,細化任務分解,落實責任到人。建立周一辦公例會、周五經理層例會、月度安全環保例會和季度安全生產環保經營分析會機制,及時研究安排部署環保工作。嚴格落實“監督檢查+考核問責”,加強跟蹤督辦,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堅決把問題全部如期整改到位,整體提升全系統環保工作建設水平。(記者 魯 松 通訊員 褚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