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深入開展打擊“非法放貸”專項行動
“加圓夢金借貸微信群,圓大學生創業貸款夢!2017年5月,胡某組建海闊金融貸款公司,實施所謂的“圓夢金”業務。在大學生借款時,扣除砍頭息、手續費、續期費等費用,誘導、逼迫學生簽下虛高借條,未能按期還款的學生采取非法拘禁、暴力毆打等手段討債,借款學生甚至被迫充當非法放貸業務員,最終造成2名學生退學、5名學生休學的嚴重后果,社會影響惡劣。
今年7月,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胡某等12人被控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詐騙罪、搶劫罪等多項罪名,分別判處相應有期徒刑。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緊盯非法金融放貸、“套路貸”、非法網絡借貸、非法集資等行業亂象,聯合多部門深入推進金融放貸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法院一審共審結“套路貸”涉黑案件8件108人,判處財產金額1700.33萬元;一審共審結“套路貸”涉惡案件5件38人,判處財產金額878.64萬元。
明確職責,高位部署推動
為有效開展金融放貸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成立以公安、市場監管、人民銀行、銀保監等部門為成員的金融領域專項整治小組,印發《開展“掃樓”“掃街”整治金融領域亂象專項行動方案》、《淮南市地方金融領域專項整治工作長效機制》以及《關于投資類市場主體注冊前聯合評估制度》等文件,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加強部門之間協調聯動,推動金融放貸領域專項整治工作長效常治。
源頭防控,加強行業監管
該局通過審計師事務所專項審計、“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等形式,對全市46家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典當行的業務開展全面排查,對存在問題的公司負責人進行約談,對公司所在地進行實地查驗,確保監管對象不發生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行為。通過事中事后綜合監管平臺,對全市名稱和經營范圍中含“金融”等相關字樣的存量企業進行檢索,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全市195家投資公司進行重點排查。
多措并舉,深入線索排查
加強大數據監測,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開展地方金融領域涉黑涉惡排查,共排查企業5554家,發現高風險企業9家,并逐一開展現場核查。開展涉非涉穩風險排查,組織開展地方金融領域涉黑涉惡暨非法集資線索摸排行動,采取互聯網排查、社會面清查、行業排查等多種方式,開展全覆蓋、有重點的風險摸排。共排查各類機構2488個,發現問題機構51個,均依法處置。
重拳出擊,開展集中整治
開展“掃樓掃街”專項行動,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通過“掃樓”“掃街”方式,全面掌握轄內涉嫌違法違規經營金融業務的風險底數,大力整治“套路貸”、非法高利放貸、非法集資等金融亂象,行動共排查涉嫌存在問題的經營主體48戶,均依法分類處置;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對P2P網絡借貸機構開展現場檢查,約談機構負責人,推動全市地方法人網絡借貸平臺借貸余額、平臺機構實現“雙清零”。
以案說法,深化宣傳教育
制定《金融放貸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傳方案》,多角度、全方位開展地方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傳活動。深入淮南師范學院開展防范不良“校園貸”宣傳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文明消費理念,遠離不良“校園貸”;編印《淮南市金融放貸領域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提升公眾對非法金融放貸的識別能力;在淮南電視臺、公交車載電視上播放防范非法金融宣傳片,提高宣傳教育的廣泛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組織縣區成立“掃黑除惡宣傳小組”,以進社區的形式走街入巷發放宣傳資料、宣講金融知識。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七進”等宣傳活動1303次,參與人數255663人。(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