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也是群眾關注的熱點。今年是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近日,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淮南市生態環境局圍繞我市生態環境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發布。
2019年,淮南市生態環境局被納入淮南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員單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污染防治攻堅戰有效結合起來,聚焦生態環境領域、突出環境問題、群眾信訪投訴、環保專項行動,高位推動專項整治,深挖徹查,綜合治理,最大限度擠壓黑惡勢力滋生空間,專項斗爭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完善斗爭策略 推進輿論宣傳
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先后制定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措施。結合環境違法行為曝光、“六·五”環境日和國家安全日等重要宣傳活動,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關部署要求、工作動態。同時,發布征集涉黑涉惡線索通告,結合12369環境舉報熱線,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活動的積極性。
為確保各類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職責明確、有章可循、落地見效,該局制定了《淮南市生態環境領域亂象整治專項攻堅行動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針對今年各項專項整治任務,制定了涉及工業堆場、煤系固體廢棄物堆場、工業企業噪聲擾民問題、環境噪聲污染、全市機動車維修行業危險廢物等多項環境問題的整治工作方案,這些制度方案和辦法的出臺有力地保障每個專項工作推進有序、落實落地。
截至目前,市生態環境局對53起環境違法案件是否涉黑涉惡進行聯席會議研判,共收到并查辦了6起涉黑涉惡線索,移送市掃黑辦4起,移送縣區掃黑辦2起,并同步移送市公安局和縣區公安分局。收到市掃黑辦轉辦線索3條,協助局派駐紀檢監察組調查辦理“保護傘”線索3條,現已全部辦結。同時協助辦理了上窯林場專案。
把好主攻方向 突出專項整治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嚴格落實上級關于“行業清源”的總體要求,成立了淮南市生態環境領域亂象整治專項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業清源”攻堅行動工作小組。確立了五大重點整治方向:一是生態區域違法違規;二是飲用水水源地亂建亂排;三是非法轉移傾倒固體廢物;四是“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五是噪聲擾民問題整治。
圍繞這五大方面,今年已排查出232個生態區域違法違規問題,215個已完成整改并銷號;排查飲用水水源地(含縣級地下水)112個,發現飲用水水源地亂建亂排類問題5個,已全部整改完成;排查出“散亂污”企業58家,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排查出79家問題汽修企業,已全部整改完成;排查出煤系固體廢物問題122個,已整改完成112家,驗收銷號104家;排查出工業企業噪聲擾民問題6個,已全部整改完成。
堅持創新打法,結合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意見,不僅把噪聲擾民問題增加為主要整治內容之一,也細化了煤系固體廢棄物和汽車機修行業危廢非法轉移兩個方面的重點整治內容,并把沙場、采石廠、水泥廠及攪拌站等工廠作業和工礦企業內部粉塵污染問題,以及“十小”企業環境污染問題整治納入“散亂污”專項整治任務中,著重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和屢訴不止的生態環境問題。
橫向協作配合 推動建章立制
為保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行業清源”高質量推進,市生態環境局黨組專門成立了督導小組,對全市各縣區分局的掃黑除惡和行業亂象專項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結果總體情況良好。對于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改進之處,要求限期整改完成。同時,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以各級部門交辦轉辦協辦的問題線索以及“三書一函”為牽引,深化“一案一整治”,督促指導各責任部門推深做實專項整治。縣、區生態環境分局共收到“三書一函”6件,均已辦結完成并及時回函。
為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該局對2020年以來全市查處的環境違法案件進行全面梳理,結合行業亂象整治重點發掘一些具有一定特點和警示意義的案件,編制成《典型案例匯編》,以案示警。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和執法效能提升,推動各項生態環境工作的全面進步,逐步實現行業領域亂點亂象溯根清源,助力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全面決勝。同時,建立健全打擊、整治、管理、建設的系統性長效機制,重點建立五大生態環境行業亂象的長效管理整治機制,切實將專項斗爭戰果轉化為制度機制成果,有效遏制了黑惡勢力的滋生。(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