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東大媽’在,居民感到社區里處處充滿著溫馨,處處充滿著和諧,他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滿滿的。”田家庵區田東街道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田東大媽”代表的是電建社區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務隊,服務內容各具特色,但特色的本質,就是讓群眾都能感受基層黨組織來自“田東大媽”式的溫暖。
伴隨著晨曦,轄區內晨練的群眾專心地跳廣場舞、打太極。位于電建生活區5位身穿“田東大媽”馬夾的志愿者,拿著掃把等工具清理某樓棟一處雜亂環境,她們認真清掃,仔細撿拾地面的樹葉。
說起“田東大媽”,在田東街道電建社區是一支叫得響的隊伍,她們經常忙碌在小區各個角落,張家的老人有病她們會在第一時間攙扶著去醫院,李家與鄰里發生了矛盾口角,她們兩家勸勸一會便沒事了。“田東大媽”是田東街道電建社區黨員志愿者中一支特殊的隊伍。說起這支隊伍還要從田東街道黨工委推出“四聯八服”特色品牌講起。“四聯八服”就是由四級黨組織,即街道、社區、網格及樓棟不同層級縱向關聯;八個社區黨支部建立八支特色隊伍橫向開展服務。為響應黨工委號召,電建社區黨支部結合自身特點,組織了30多人參加的以化解矛盾糾紛,為困難黨員服務的志愿者團隊,小區里有個大事小情都能看到她們忙碌的身影,因為這支隊伍的骨干人員多為40歲以上的女同志,“田東大媽”慢慢被群眾叫順了口,借著群眾的稱呼,社區黨支部干脆把這支志愿隊伍命名為“田東大媽”志愿服務隊。他們來自群眾的身邊,又為身邊的群眾服務,她們的志愿服務不僅接“地氣”,而且個個人緣好,她們干的事大家看得見。
住在2號樓的張奶奶,因為長年有病需要家人照顧,這天,其子女有事離家,照顧張奶奶任務自然落到“田東大媽”身上,一天下來,老人什么時間需要吃藥,什么時間送午飯,什么時間需要陪著看電視聊聊天,她們都記得清清楚楚。“田東大媽”的身上都有個小小的本子,上面記得雖是些家長里短的事,但又是她們開展服務的真實寫照。
“田東大媽”是田家庵區開展“雙提升”創建工作的一個典型。
今年“雙提升”工作開展以來,該區全面開展政法干警進社區活動,重點要求干警進社區報到后,要真正走進社區,突出業務特長,切實發揮作用。實行“線上平臺、居民點單、社區統籌、干警接單、跟蹤服務、建立臺賬”的閉環服務模式。政法干警還擔任社區“兼職政法委員”、“網格長”、“樓棟長”等基層治理的重要職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干警作用。同時將干警進社區開展活動情況實行雙納入,一是將干警個人參與活動情況納入其所在單位的年度績效考核,二是將所在單位組織活動情況納入年度平安建設考核內容,做到獎懲分明。
截至目前,全區共報到干警616名,干警在社區共開展了法律宣傳91場次,走訪回訪群眾478次2105人,開展社區治安巡防134次,舉辦法治宣傳講座21場次,發放宣傳單22000份,擺放宣傳欄、告示牌290塊,解答群眾法律政策咨詢310件,調處矛盾糾紛15起。由電信、移動、聯通三家運營商,為區機關和高新區機關累計2000余用戶免費開通來電彩鈴;在轄區各商鋪門店電子屏播放雙提升宣傳標語;各鄉鎮街道、村居在轄區大面積開展雙提升宣傳活動、反電信詐騙等法律知識講座;在農村地區利用廣播、流動喇叭車播放宣傳語音;加大轄區警燈安裝密度,以公安巡防為主力軍,發動物業小區安保、平安志愿者、政法干警、快遞員等,參與轄區治安防范工作。
田家庵區委政法委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該區下一步將安排文旅局,舉辦兩場“雙提升”主題的大型戶外文藝演出,演出活動中穿插有獎問答等宣傳方式;安排區教體局,以雙提升為主題,開展“安全的社會環境·滿意的政法隊伍”演講比賽,頌揚優秀政法干警先進事跡。(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