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紀實
換屆,是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接力。
選出群眾滿意的“領頭雁”,換出心齊氣順的新班子,可以助力基層黨建“提質聚力”,為基層建設注入蓬勃生機與活力。
自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開展以來,八公山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黨委、政府部署安排,及早謀劃部署,堅持政策程序,嚴明工作紀律,把握重點環節,把換屆工作與發展謀劃一體推進,將選優配強與干事創業一體抓實,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交出了黨組織、黨員、群眾“三個滿意”的高質量答卷。
“快”字當先,抓緊抓實換屆準備
超前布局,打好前期準備“主動仗”。八公山區聚焦重點地區,摸清摸透村情、民情、選情。組織56名年輕干部、市級選派干部開展村情調研,分析各村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振興思路,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21篇。同時,組建村“兩委”換屆工作民情聯絡組,選派6名區直機關干部赴兩鎮駐點,建立民情臺賬,定期分析研判民意動向。區委組織部還聯合各鎮、街道成立調研組,逐村(社區)實地走訪調研,收集選情信息,及時整理上報。
關注重點人群,精準靶向宣傳引導。該區對原任村(社區)“兩委”成員集中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科學評價村(社區)干部任期內履職情況,為區委下一步選任留用提供參考。開展“集中走訪月”活動,組織16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與選民面對面談心談話,講清換屆政策和紀律要求,對離退人員、擬“一肩挑”的黨組織書記、村(居)民代表等10類人群重點談話走訪,引導他們放下包袱顧慮,扛起責任擔當,為全區順利換屆打下堅實基礎。
“實”字當頭,穩扎穩打部署實施
村(社區)“兩委”換屆是政策性、程序性很強的工作。八公山區旗幟鮮明地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換屆選舉工作全過程,通過加強壓實責任、精準培訓、督查指導等,環環相扣推進換屆選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該區完善組織架構,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的換屆領導小組,建立換屆工作聯系指導和督查制度,穩妥推進換屆選舉工作。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及區委副書記分別擔任區派換屆工作指導組組長,協調解決基層困難和問題18個,各鎮、街道成立駐點指導組34個,全流程、全時段推進村(社區)換屆工作。
壓實責任,強化督導。該區嚴格執行“包鄉走村入戶”“抓鄉促村”“包村聯戶”等制度,換屆前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赴各鎮、街道調研村(社區)換屆籌備情況,換屆中對全區42個村(社區)全面實行“紅黃綠”精準分類管理,制作《換屆預警圖》,推行三級包干、“掛圖作戰”,把矛盾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特別是細化業務指導,先后召開全區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座談會、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研討會7場,印發《換屆工作提示單》14份,組織模擬選舉推演10場,幫助工作人員梳理工作流程、厘清工作難點,保障換屆工作規范開展。
“優”字入手,依法依規擬定人選
為了做到好中選優、優中選強,該區嚴把人選資格審查關,實行“村(社區)初步審查—鎮、街道全面審查—區直單位前置審查—區換屆辦綜合審查—聯審小組核定審查”“五聯審”機制,落實主要負責人和具體審查人“雙簽字”制度,高質高效完成全區600余名村(社區)“兩委”候選人初步人選資格審查,取消不符合條件人選的參選資格。
堅持精簡高效,細致考察人選。區委組織部會同鎮(街道)黨(工)委考察其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選,并經區委常委會審定通過。換屆后全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全部實現“一肩挑”,村、社區“兩委”班子學歷層次明顯提升,年齡、性別結構等進一步優化,其中村、社區“兩委”成員學歷中專高中以上的占比分別為88.3%、100%,平均年齡分別為40.9歲、35.7歲,女性村委會主任占比23.8%。
“嚴”字落腳,有力有序統籌調度
村(社區)“兩委”換屆是基層政治生活的頭等大事、關鍵要事,社會關注,群眾關切。該區始終將“嚴”字貫穿始終,確保換屆風清氣正。
加強宣傳引導,建立換屆風氣研判處置機制。該區拓展線上加線下、口頭加手頭、正面加反面等渠道,廣泛深入宣傳換屆政策,在主要交通干道、集市、遠教廣場、商超、銀行等區域,集中懸掛、播放村(社區)“兩委”換屆宣傳語、宣傳片,著力營造良好換屆氛圍。
強化應急保障,成立換屆應急處置協調小組。該區設置24小時專人值守電話,聯合區委宣傳部、區衛健委、區信訪局、八公山公安分局制定“1+4”應急處置預案,即網上輿情應急管控工作預案、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信訪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預案、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預案,指導鎮(街道)、村(社區)分級分類做好應急準備,確保換屆工作穩妥有序。
嚴肅換屆紀律,繃緊紀律之弦。該區印發《村(社區)“兩委”換屆風氣專項監督工作方案》《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中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組織工作人員簽訂換屆紀律承諾書1500余份,開展換屆紀律談話700余人次,發放換屆紀律提醒卡2000余張,確保“十個嚴禁”“十個一律”要求入腦入心,全面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高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