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市政協機關所有黨員均參加了社區防疫工作,每日一報告。同時,面對疫情變化,市政協先后選派3批次12位黨員干部前往最吃緊的社區、醫院等前線,開展防控工作。他們不退縮、不畏懼,始終沖在戰疫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在防疫戰線上展現了淮南政協的風采。
身邊來了督導組,破解“急難愁盼”事
4月14日,市政協副主席陳永多、李大松,市政協副秘書長程晉倉、社法委主任黃濤剛剛結束對鳳臺縣疫情防控的督導工作就馬不停蹄地趕赴田家庵區,每個副主席包保兩個社區。
“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只休息3到4個小時,已連續奮戰20天,這樣下去怎么辦?”“醫院剛剛被封,我家透析人員治療怎么辦?”“煤氣卡欠費無法出去繳費怎么辦?”……來到包保社區的第一天,便遇到了一個接一個的問題。
督導組立即召開臨時指揮部會議,了解相關社區疫情情況,安排部署防控措施,進一步明確社區抗疫工作的戰略戰術、方法路徑。通過分析研判,明確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加強特殊人群人文關懷、占領宣傳陣地四條工作原則,成立了小區臨時黨支部,將社區、網格員、物業的報到黨員和志愿者群眾列入各黨小組。
“立即由臨時指揮部通知各社區黨員、兩代表一委員所在單位從今天起全天候投入所住小區的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參加防疫工作,如有推諉延誤將報市防指紀檢督查組按有規定嚴肅處理”、“馬上通知市第一人民醫院辦理透析人員轉院治療手續”、“立即通知燃氣公司上門充值”……經過緊張快速有序的部署調度,社區干部和居民們提出的急事和問題很快得到了妥善解決。
連日來,督導組每天忙到晚上12時,早上6時又出發,跑遍了包保社區的所有重點樓宇、網格點、物資保供點、卡點,為筑牢社區疫情防控防線不懈努力,受到了社區干部和群眾的一致稱贊。
社區來了多面手,沖鋒陷陣總在前
龍園社區是市政協結對共建社區,4月14日,該社區因發現核酸檢測陽性人員進行封控。4月15日,喻軍、陳自強、陳輝、周建平四名黨員志愿者在得知社區防疫力量緊缺后,不畏風險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他們有時當搬運工,為小區居民送菜;有時參加小區卡點執勤、維持核酸檢測秩序等日常工作。同時,他們還注重做好小區居民的思想工作,宣講政策、耐心解釋、幫困解難、抒解情緒。
遇到苦活累活危險活,他們總是爭著上前。4月16日上午,小區集中進行核酸檢測,但檢測登記員人手調配不足,4名同志主動請纓,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協助進行核酸檢測登記。
“您好,請打開您的核酸檢測預約碼進行登記。”“兒童掃家人身份證加備注即可。”穿好防護服,他們便耐心地開始核酸檢測登記工作。為了節約防護服等醫療資源,他們堅持不喝水、不去衛生間,經過半天的忙碌,平均每組完成了330人次的檢測任務。此外,他們還根據在工作中發現檢測登記系統的漏洞,發揮政協優勢,撰寫了《關于完善核酸檢測登記工作的建議》作為社情民意報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為防疫工作貢獻了政協智慧。
醫院來了新“大白”,個個敬業能吃苦
隨著全市各縣區全員核酸檢測的頻次增加,出現了檢測服務人員緊缺的問題。4月1日,市政協機關黨員志愿者章靳、李樹斌、潘庚、王玉4名同志主動報名組成志愿服務隊,趕往奧體中心檢測基地接受培訓,而后立即奔赴市第一人民醫院、濟民醫院,對全員核酸檢測樣本進行清點統計上報。
“請問你們是哪個街道來送樣本的?請到這邊進行登記。”4名同志工作吃住均在駐地,每天早上8時,他們準時到崗,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檢驗室外與醫護人員一起,一箱箱、一管管地清點、統計各街道送來核酸檢測樣本的管數和人數,并第一時間上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樣本數量太多時,他們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晚上12時,他們還要同醫護人員仔細核對全天收樣數據,認真統計核酸檢測結果,確保上報數據準確無誤。
期間,王玉因家中剛滿3個月的孩子摔傷,在領導和同志們的強烈要求下才暫時離開。“你們三個人要在三家醫院間來回跑,每天工作時間太長,我在家也待不住,明天再把我重新排上班吧!”王玉在回家后第三天得知又新增了新康醫院作為駐點醫院后,主動要求歸隊。
市政協志愿服務隊在三家駐點醫院堅守了13天,共完成4萬余管核酸檢測樣本的統計工作,得到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和駐點醫院的高度認可。(通訊員 馬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