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草莓公主”,她是連續12年從未給自己放過假的“鐵娘子”,她是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們致富的帶頭人。6月12日,淮南市三八紅旗手、淮南好人、淮南市民豐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閆如梅接受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的采訪。
1980年,閆如梅出生在大通區孔店鄉河沿村。父母希望她能像梅花一樣清新,不畏生活的艱難,就給她取名閆如梅。1998年,閆如梅在安徽華文電腦學校完成學習后,因為成績優異,留校當了一名輔導老師。2000年,閆如梅發現家鄉因地理位置偏遠,打字復印生意還無人問津,就下決心返鄉創業,在集鎮上開了一家打字復印社。生意紅紅火火,讓她有了一定積累。
2005年,閆如梅看準了農資經營的發展機遇。于是,她果斷關閉了復印社,新開了一家興隆農資服務店。為了讓鄉親們用上放心、安全、環保和價廉的農資,她引進農資,實行跟蹤監管,并為農戶提供用藥施肥全過程指導服務。在經營農資店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和來店里買農資的農戶們一起討論關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如何增產增收等問題,并漸漸愛上了農業種植。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草莓種植的良好經濟效益。于是,她下定決心改行學習種植草莓,并赴浙江建得、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等地“取經”。2010年,她流轉了302畝土地,經專家指導,高產新品種草莓“紅顏”在孔店鄉落地生根,每畝大棚可產草莓2500公斤,效益約3萬元。閆如梅種植草莓獲得了很大甜頭,吸引附近村民紛紛前來向她學習種植草莓經驗。種植草莓的農戶越來越多,她開始尋思起來如何更好引導鄉親種植草莓的問題。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她成功創辦了淮南市民豐果蔬種植技術協會和淮南市民豐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馬上就有很多農戶紛紛來找她加入合作社,有的農戶打算學習草莓種植技術,有不想種植草莓的農戶就把自家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不但可以獲得土地租賃費,還可以優先在合作社里工作獲得勞動工資,這樣又增加了當地農戶的收入,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后也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形成了良性循環。為了提高草莓產量和品質,閆如梅還投資引進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草莓新品種并免費提供給本村農戶種植,并花錢請來農業專家給農戶指導草莓種植技術,定期開展草莓種植特色產業技術培訓,確保技術過硬,產量穩定。2011年,她成功注冊了“俏果”商標,2012年通過了無公害認證。
為拓展產業鏈,2019年5月,閆如梅又將草莓深加工為鮮榨草莓飲料產品,她幫助本村草莓種植戶把剩果和后期小果加工成鮮榨草莓果汁飲料,草莓的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得到提升,目前產品的試銷市場反映良好,后期將進行大規模生產草莓飲料,幫助當地農戶共同奔小康。如今,閆如梅的協會和合作社會員已經發展到了180戶,帶動當地農民就業200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
“我們身處最好的時代,我們須成就最好的自己,在新時代的廣闊舞臺上施展抱負、競展風采、不負韶華,不負時代。這是個人理想,也是時代責任。”談及下一步打算,閆如梅表示,自己的產業已經在穩步發展了,之后她想帶領更多的父老鄉親提升職業技能創業致富,推進草莓生產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和商品化,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鞏固淮南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記者 孫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