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認真聽,最好把這些知識儲存到手機上,隨時都能用得上。”新春伊始,鳳臺縣關店鄉前老村村民王金云在自己家里就對本村務工人員開展鋼筋工培訓。
“這個工具叫綁鉤,是鋼架結構專用設備,我們年后要去的工地就是做房架和高架鋼筋工。鋼筋扎絲綁鉤旋轉4次才能綁牢、結實,一定要注意質量。”
王金云節前所在的昆山市蓮花鎮施工工地需要一批鋼筋技術工,村民們知道消息后紛紛報名要去務工。他一邊講解技術要領一邊還給大家上安全課。
“有了這個技術,俺就有了底氣,今年爭取掙個八九萬回家。”村民王金棕在鋼筋籠模具上一邊練習扎絲技術,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這幾天,蔡莊村村民宋炳軍為了安排一批去上海的務工人員忙得不可開交。他在上海從事物業管理工作12年了,當地社區在他今年春節回家過年時給了他一個招工30個家政婦女就業人員的任務。“現在上海那邊對家政人員素質要求比較高,我們必須要加強技術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他們的家政服務水平,爭取讓服務對象滿意。”在縣疾病防控中心大樓下,他帶領10多位新招工的婦女等待辦理健康證,還抓緊講解家庭服務、母嬰護理、幼兒托管、公司保潔、寵物托管等項目技能知識。
“以前我們對家政服務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在那邊干了一段時間就被業主辭退了。今年我們經過培訓,掌握了很多相關知識,我和女兒都參加了學習,技能培訓提高了俺的就業能力。我相信,今年一定能把這個工作干好!”蔡佩琴信心滿滿地說。
“加強新型農民的技術培訓,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關鍵,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我們鄉目前有8000多人奔赴全國各地務工,還有一部分村民選擇在本地務工,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幫助他們拓寬就業門路,開展了瓦工、機修、服裝制作以及種植、養殖、加工等30多個技能知識培訓項目,讓農民人人掌握一技之長,依靠技術發家致富。”關店鄉分管勞務輸出負責人介紹說。(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