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當好司法服務“店小二”,近年來,壽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打出破產審判提速增效“組合拳”,扎實推進破產審判,助力危困企業涅槃,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優質的司法服務。
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破產審判質效。充分利用全國破產網、云上法庭、阿里拍賣破產智能管理等網絡平臺,積極探索破產案件在線訴訟服務。法院在平臺上指導監督管理人履職、召開債權人會議、送達法律文書、進行網上拍賣,實現了“一網辦公”和信息交互;管理人通過平臺發布通知公告、債權審查等,節約了破產清算成本,縮短了案件辦理周期;債權人利用平臺申報債權、參加會議,既方便債權人行使權利,又提高債權人參會率。壽縣人民法院先后召開萬豐糧油、壽縣國群房地產、壽縣大發公司等多起破產清算案網絡債權人會議,獲得管理人、債權人、債務人的一致好評。
探索簡化審理,助力管理人高效履職。在破產審判工作中,不拘泥于傳統的審判方式,不斷創新破產審判機制體制,探索破產案件繁簡分流的審判模式,依據《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簡化程序加快破產案件審理的辦案指南》文件精神,對于案件債權債務關系明確、財產狀況清晰、無財產可供變現的破產案件適用簡化程序審理。今年年初,壽縣人民法院受理的滬賢針織和宏光數碼公司破產清算案,審理過程中調查到兩公司法人已經去世,企業歇業多年,名下資產處置完畢,決定依職權適用簡化審理程序,合并通知公告事項、簡化公告方式,指導管理人接管、開設銀行賬戶,開具調查令、支持管理人高效清產核資,從立案到結案僅用31天,大大提升了破產案件的審判效率。
深化府院聯動,提供精準司法服務。積極推進“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協調配合、協同處置”常態化聯動工作機制,在審理破產案件過程中,不斷加強和政府溝通、聯動,爭取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凝聚合力、統籌解決破產清算中的民生保障、財產接管、稅收申報、資產處置、變更注銷等問題。壽縣人民法院在辦理安徽酷龍工科破產清算一案中遇到了開具稅務發票及退還105萬元建設保證金的問題,在法院的建議下,該縣及時召開府院聯動工作會,通過充分討論、研判,各職能部門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稅務部門就公司經營期間所欠稅款向管理人申報了稅收債權,鎮政府及時將105萬元建設保證金退還到管理人開設的賬戶。此舉有力推動了破產清算的順利終結,保護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壽縣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繼續深化破產審判優化營商環境這一主線,能動作為,積極有為,努力提升破產審判質效,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及時清退不符合市場發展要求的主體,助推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記者 吳 巍 訊員 陶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