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氣溫上升,我市用水量不斷上漲,為保障2023年夏季用水需求,淮南首創提前謀劃、科學研判,打好保障供水“組合拳”,解決供水欠壓“煩心事”。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我市主城區用水供需不平衡現象日益顯現。為緩解供用水難題,淮南首創分步實施,通過高峰多送、低峰多儲等措施,科學用水調度;通過增加供水設施,緩解區域內欠壓難題;通過實施第五水廠擴建項目和挖掘第四水廠供水能力,不斷釋放供水產能。目前,淮南首創服務用戶約61.9萬戶,較2022年新增2.88萬戶。為有效緩解2023年夏季高溫供用水壓力,淮南首創將繼續在提升供水產能、優化供水管網、解決區域欠壓等多方面發力,確保夏季供水。
釋放供水產能,從源頭提升供水能力
淮南首創將加大第五水廠“西水南調、西水東調”水量,以滿足我市山南和泉山地區用水需求。通過調試該廠改擴建后新增泵房機組,提升二泵供水壓力,保證山南水廠泵房來水壓力和謝八兩區供水穩定。通過對第一水廠電器進行改造,實現三臺水泵并聯使用,提高高峰期壓力和流量,確保田東地區供水壓力穩定。通過對第三水廠泵房優化配置,實現高峰供水期流量由原來的4200m^3/h短時間達到5000m^3/h以上,確保東部城區及山南部分供水量和壓力需求。淮南首創多措并舉,努力在供水產能方面實現“西部保穩、東部優化、南部增量”的新局面。
優化供水管網,打通輸水管線梗塞
為保證夏季高峰用水,5月17日,淮南首創提前布局實施泉山十字路口管網互聯互通改造項目,在原管道卡脖處前接入DN500管與原DN600管并聯,增加洞山中路和金家嶺地區的供水量。為緩解朝陽東路水量不足的難題,淮南首創將水廠路東側原DN300管斷頭后向南延伸與朝陽東路DN500管碰通,目前此項目已于近日完工通水,該管線優化后可有效增加大通泵站的進水量,緩解朝陽東路供水壓力。
增加供水設施,破解區域欠壓難題
供水水壓極易受區域地勢、管徑大小、管網末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淮南首創以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精準定位的方式解決個別區域欠壓難題。通過對山南等重點區域加壓泵房擴容改造的方式,提升部分區域水壓和水量。目前,已為泉山湖泵房新增兩臺60m^3/h水泵,為山南水廠泵房新增一臺300m^3/h加壓水泵,改造后山南水廠泵房供水量將由目前的800m^3/h提升至1000m^3/h,可有效緩解安理工、衛校等多個山南校區供水壓力。同時,計劃為大通加壓泵房新增一臺300m^3/h加壓水泵,保證居仁村、九龍崗等地區的供水水壓穩定。
目前,我市東西部主城區供水較為穩定,但隨著山南新城區的不斷發展,用水需求仍將逐年增加。治標更需治本,下一步淮南首創將繼續推進山南水廠的建設和調試運行,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發展對用水的總需求,保證城市安全穩定供水。(記者 張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