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遠教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通過主動觀看現代遠程教育養殖課程節目,帶領我們村28戶養殖戶集中學習土雞養殖技術,進行土雞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產業。”近日,位于鳳臺縣桂集鎮勇敢村的淮南鴻創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激動地告訴記者:“目前我的企業發展前景良好,每年可新增帶動就業15人,年銷售收入約1000萬元。”
“心貼心電教”賦能鄉村振興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體現。鳳臺縣桂集鎮黨員電教遠教緊緊圍繞組織工作大局,貼近中心,跟進服務,強基礎,抓載體,重作為,多維度延伸黨員教育觸角,進一步打通宣傳教育服務黨員群眾“最后一公里”。
該鎮注重加強基礎建設,強化陣地管理,抓好遠教平臺的維護、管理和使用,建設好黨員教育“主陣地”。完善站點工作制度,進一步規范化建設各村級站點,確保專項制度專人負責。嚴格站點日常管理,收集掌握農村黨員干部對遠程教育的意見、建議,按需下單,制定遠程教育節目預告,及時組織農村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按時收看。
電教遠教中心注重夯實思想根基,強化引領作用,堅持將遠程教育平臺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全面落實黨內生活必學活動,引導農村黨員干部充分利用工作間隙等碎片化時間,開展自學活動。
“今年以來,桂集鎮組織黨員集中觀看黨員教育系列精品視頻黨課等100余場次,按照播放預告定期播放全國黨員教育電教片、黨史、典型人物事跡等,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賡續紅色血脈,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厚植愛國情懷,使遠教站點成為黨員干部充電賦能的主課堂。”該站點負責人告訴記者。
“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結合黨員干部群眾自身條件,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工則工、宜商則商,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開放式培訓,找準黨員群眾學習技術的“支點”,推動遠教站點發揮大作用。注重優化為民服務,強化基層治理,該鎮積極打造大王村黨員遠程教育示范基地,推行“遠教+公司+基地+農戶”學用模式,結合教學節目開展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實現“空中課堂”與“流動課堂”的有機結合。群眾所需農藥、化肥供給不足,為幫助解決群眾困難,桂集鎮充分發揮示范基地作用,組織群眾深入種植大戶、州來綠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學習蔬菜種植實用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并由科技特派員手把手指導如何調配肥料,切實解決了農戶難題,推動電教遠教進一步發揮惠農助農作用。(通訊員 蘇 悅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