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法院推動人民陪審員由“簡單坐堂”向“深度參審”轉變
今年以來,八公山區法院聚焦人民陪審員選任廣度、培訓力度、參審深度“三個維度”積極探索實踐,以思想“破冰”推動行動“突圍”,以能力“破繭”引領發展“破題”,持續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走向規范化、現代化、實質化。
“面”上下功夫,擴展選任廣度,推進人民陪審員選拔規范化。堅持從源頭上把好選任關,制定陪審員準入退出工作規程,注重道德品質考察,采取隨機抽選、個人申請和組織推薦相結合,全方位覆蓋轄區兩鎮三街道,分布于醫療衛生、建筑工程、教育、金融等多個行業,廣泛吸納不同年齡、性別、學歷、職業背景的人員擴充陪審員隊伍,現有37名人民陪審員中40歲以下9名,41歲至59歲間24名,60歲以上4名,其中女性占51%,本科以上學歷占45%,有固定職業的占75%。積極與區司法行政機關、公安機關合力做好人民陪審員增補工作,今年來,向區人大提請免除陪審員1名,增補陪審員37名,“無袍法官”隊伍廣泛性、均衡性和專業性顯著增強。
“育”上出實招,加大培訓力度,推動人民陪審員能力現代化。常態化集中開展陪審員崗前培訓,購買發放法律書籍200余冊,組織專項業務培訓86人次,幫助陪審員掌握訴訟程序、熟悉庭審流程。設立陪審員專用工作室,創建陪審員工作群,為日常參審、庭前閱卷、合議討論提供便利,組織陪審員研討座談會50余場,會上人民陪審員積極建言獻策、交流參審體會,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積極宣傳《人民陪審員法》,普及人民陪審知識,選樹表彰優秀人民陪審員及典型案例,提高群眾對陪審工作的知曉度、認同度、參與度。堅持激勵、保障和管理并重,統一制發“人民陪審員工作證”,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對履職不盡責、不及時的,按法定程序提請予以免職,完善陪審員經費管理保障制度,采取“以案定補”“以天定補”等方式合理確定參審補助標準,確保補貼經費準確足額、及時發放。
“用”上花力氣,延伸參審深度,推進人民陪審員參審實質化。堅持隨機分配與個案指定并行,動態監督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情況,人民陪審員共參與審理各類案件1286件,參審率達100%。按月通報參審數量,確保均衡參審,有效避免“陪審專業戶”現象。建立人民陪審員人才數據庫,充分掌握個人專業經驗及特長信息,將專業性較強的案件指定由具有相應知識背景的人民陪審員參審,由“簡單坐堂”邁向“深度參審”。有力發揮人民陪審員懂民情、知民聲、解民意的優勢,引導陪審員參與到能動陪審、庭前調解、判后答疑等訴訟全過程各環節,向司法審判注入更多“民間智慧”。(通訊員 冬 輝 記者 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