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科創新城 筑夢高新”為主題的安徽“雙創匯”走進淮南高新區專場活動舉行。活動中,芯視佳等重點企業分別與省內外高校簽訂校企合作項目,智越科技等五家公司發布了科技成果轉化需求。
“雙創匯”活動是淮南高新區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縮影。作為安徽省第六個成功升級的國家高新區,近年來淮南高新區持續引聚創新資源,加快創新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園區先后獲批安徽省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等榮譽稱號。
加快創新主體培育,為產業發展蓄勢增能
創新創業是帶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近年來,淮南高新區錨定發展大數據、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特色產業,積極完善創業平臺,加快培育引進創業主體,持續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不斷完善創業平臺。先后建成淮南高新區“雙創”綜合服務中心、科技信息產業園、江淮云、智慧谷等51.3萬平方米載體平臺,配套建設餐飲酒店、園區職工宿舍、食堂等,為初創型企業落戶提供完善的硬件支撐。企業發展壯大后,對于有生產廠房需求的,及時調整入駐高新產業園(一至四期共計170萬平方米),免除興建廠房的投資壓力和時間成本。
加快壯大創新主體。突出培優培強,制定企業“陪跑”計劃,建立科技創新企業三年培育庫,對各類企業專班專人指導跟進。經過努力,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019年的12家增至5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由2019年的10家倍增至126家。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已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1家。中車瑞達成功申報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萬泰電子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日益壯大的創新主體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作用更加明顯。
強化創新創業孵化,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近年來,淮南高新區創新創業孵化工作捷報頻頻。繼2022年市科創公共服務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專業型科技企業孵化器后,今年安徽理工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省級大學科技園,淮南瞪羚科技企業孵化器被認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園區現有孵化器2個,省級眾創空間3個。
“孵化器優質的載體環境,完善的服務鏈條,活躍的產業生態,豐富的人才資源,給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安徽博和利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于2021年5月入駐淮南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核心成員來自多個頂尖互聯網和大數據公司。入駐后,孵化器分別從技術人才引進、投融資、招商引資等方面為項目提供精準化服務,解決了項目發展中的困難,淮南高新投資基金經過深度調研,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別投資10萬元,用于支持企業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目前企業已獲得知識產權11項軟著,連續兩年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
2022年,22歲的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制冷與空調技術專業李云龍獲評年度“安徽省大學生年度人物”。2021年,李云龍創辦安徽聲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駐淮南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器專門安排創業導師進行輔導。該公司聚焦本科院校、中高職學校智能教學設備研發,將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融入高校教學。目前公司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已成為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為一體的優秀企業,帶動就業110余人。2022年7月,李云龍創業事跡被中工網、安徽日報、人民網、淮南日報等媒體轉載報道。
像李云龍一樣在淮南高新區創業成功的案例還有很多。當前,淮南高新區全力推進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平臺建設,為廣大有夢想的創業者提供放飛夢想、施展才華的舞臺。淮南市科技企業孵化器2022年獲批國家級專業型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孵化器在孵企業38家。2022年入孵企業授權發明專利17個、軟件著作權31個。
砥礪奮進新征程,揚帆起航正當時。淮南高新區將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創業孵化載體服務功能,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全鏈條孵化體系,推進雙創活力持續迸發,打造科技型企業集聚地,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呂天然 王詩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