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司法行政工作綜述
成立“為玉帛”調解工作室,打造多元調解的“洞山樣板”;打造全市第一家社區矯正創新品牌——“新岸”社區矯正工作室,建成區行政復議接待中心并投入使用……
今年以來,田家庵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主動擔當作為,堅持穩中求進,有效推動了全區司法行政工作不斷創新發展。區社區矯正大隊榮獲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黨的二十大維穩安保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區司法局獲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結對共建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聚焦法治田家庵目標,推動全面依法治區行穩致遠
田家庵區加強全面依法治區的統籌協調,召開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和田家庵區2022年度領導干部專題述法評議會,13家部門、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參與現場述法。組織區直部門及鄉鎮(街道)21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行政訴訟案件庭審旁聽活動。出臺區級“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積極回應群眾法治需求,切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部署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開展4次實地督察、走訪,排查整改問題9條。做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依法推進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已兌現16條問題線索。組織開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服務實體經濟 律企攜手同行”專項活動,常態化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累計深入企業開展普法活動20余場,發放宣傳冊頁500余份。
全面履行依法行政職能,編制公布2023年區級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將老油廠片區征遷等11項涉及規劃、民生的重大行政決策納入目錄管理。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評估工作,共清理區級規范性文件32件。落實合法性審查機制,審核政府合同、行政規范性文件等各類文件100余件,出具合法性審查意見書13份。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開展重點領域行政執法專項督查和案卷交叉評查,共評查20份行政執法案卷。借力違法行政行為集中糾錯專項活動,成功化解淮河新城項目等歷史遺留積案4件,完成12條問題線索糾錯整改。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完成機構掛牌,組建復議咨詢委員會,建成區行政復議接待中心并投入使用。今年以來,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16件,受理3件,審結14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約談、通報、考核機制。截至9月底,全區兩級行政機關共有出庭應訴案件73件,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
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田家庵區不斷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建成投用集公共法律服務、法律援助、行政復議于一體的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成立“為玉帛”調解工作室,打造多元調解的“洞山樣板”。建成23處具有地方文化特點的“百姓評理說事點”。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共辦理案件450件,提供法律咨詢3000余人次。出臺《田家庵區“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考核評估辦法(試行)》,持續夯實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基礎。強化社區矯正對象管理,扎實做好社區矯正對象見面核查工作,見面率達到100%。組織開展兩次覆蓋全區13個司法所的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檢查,全年社區矯正對象零脫管、零漏管。打造了全市第一家社區矯正創新品牌——“新岸”社區矯正工作室,聚焦分類教育辦好精品課堂,推動社區矯正提質增效。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參加全市人民調解員技能培訓和案卷評查活動,培育11名四級人民調解員。全區累計開展矛盾糾紛排查300余次,調處糾紛7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9%,在線辦理案件391件。
持續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升全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田家庵區進一步落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出臺《田家庵區人民政府學法制度》,抓住“關鍵少數”法治教育。新建1處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處法治學習園地,1處法治文化長廊,打造主題鮮明的法治文化陣地。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培育村“法律明白人”119名,組織業務培訓9次。做好國家(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復核準備工作。扎實開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月和“江淮普法行”專項活動,聯動開展各類專題宣傳活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和宣傳用品5萬余份。(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吳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