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人民法院打造家事審判特色樣本
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謝家集區人民法院用了三年時間,打造出“巧斷家務事”的家事審判特色樣本,讓“家事經”不再難念。
專業解紛全域聯動
自2018年4月起,上級法院指定謝家集區人民法院管轄田家庵區范圍內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加上本轄區內的該類型案件,該院受理了全市40%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此類糾紛同時期占該院受理民事糾紛近30%,糾紛類型多數集中在離婚糾紛、撫養權糾紛、彩禮糾紛、贍養糾紛等傳統類型。
“前兩天接待了一個當事人,起訴要和妻子離婚,還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金,因為親子鑒定兩個孩子都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剛剛接受委派的一個返還彩禮糾紛,兩人辦婚禮沒一周,就鬧了別扭!薄
在謝家集區人民法院“謝大姐調解工作室”里,調解員經常會面對“老糾紛”里的“新情況”。如何對癥下藥,如何順利化解,是說和還是說散,調解不成進入訴訟階段,審判又將如何做好婦女、兒童、老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一連串的問題讓謝家集區法院在司法實踐中開始了探索,逐漸形成了“調解為先、法官指導、審判保障、持續回訪”的家事審判模式。
2020年初,該院依托立案庭的審判團隊成立“家事審判工作室”,形成家事糾紛專業化審判,同時將糾紛化解的關口前移,拓寬化解力量的“朋友圈”,打造名副其實的家事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
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家事糾紛往往包含著當事人較為激烈的情感沖突、突發的情緒,不能“一判了之”,重在疏解。于是,謝家集區人民法院引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協調聯動,構建有機銜接、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絡。先后打造了“老支書調解隊”“謝大姐調解工作室”等特色調解品牌,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于適宜進行訴前調解的婚姻家庭糾紛,在征得原告同意情況下委派進行調解。
謝家集區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三進”機制,以訴訟服務中心為大本營,連接人民法庭、婦聯、鄉鎮司法所、村委會、社區、民政等部門,打造網格化多元解紛格局。立案后,法官根據案情認真分析,充分運用“法官+特邀調解員”“法官+村委會”“法官+司法所”“法官+婦聯”等模式調解家事糾紛,以案件當事人為中心,發動其身邊一切力量化解矛盾,堅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法官全流程指導的專業化格局。
家事糾紛有“謝大姐”管
訂婚時女方收了彩禮和“三金”,結婚日還沒到鬧分手,男方起訴要求女方返還彩禮、“三金”及戀愛期間各項花費。9月初,謝家集區法院本著“調解優先”的原則,將該案委派至“謝大姐調解工作室”進行訴前調解!安灰】催@些瑣碎的家事,我們在調解中經常有‘坐過山車’的感覺,即使案件接觸再多,每個案件背后的家庭情況卻鮮有重復,需要我們帶著耐心和專心去傾聽它、理解它,從而化解它!惫ぷ魇业耐醮蠼阋呀浲诵荻嗄,曾經是鄉鎮婦聯主任,常年和婦女兒童權益維護、家事糾紛調解工作打交道。退休后她發揮經驗優勢,成為謝家集區法院“謝大姐調解工作室”一名特邀調解員。問百家事、解千家憂,王大姐有著自己的一套“調解經”,以溝通拉近,把脈調解方向,再著手調解工作。“經常有群眾奔著‘謝大姐調解工作室’來的,說遇到家里的鬧心事就相信我能說和,能幫忙解決,這真是讓我打心眼里感受到信任!蓖醮蠼阏f。
說起成立“謝大姐調解工作室”,還是群眾的智慧。為了妥善化解管轄的婚姻家庭糾紛,謝家集區法院在2019年聘請轄區有基層調解經驗的退休女干部、社區工作人員作為特邀調解員。因為參與調解糾紛的調解員都是謝家集的“大姐”,而矛盾糾紛得到化解的當事人又愛說“謝謝大姐”,于是,法院便把這些調解員稱為“謝大姐”,隨之也建立了“謝大姐調解工作室”。
經過幾年的建設和充實,在謝家集區婦聯共同推動下,該工作室目前擁有年齡梯隊完備、工作經驗互補、專業背景多樣的調解隊伍。
梁大姐屬于“謝大姐調解工作室”中堅力量,曾在社區擔任主任的她有著豐富基層工作經驗和群眾基礎!耙郧霸谏鐓^,接觸鄰里矛盾、家事糾紛多,現在在調解工作室,接觸的糾紛更多樣、情況更復雜。尤其一些家事糾紛往往糅合了情理法多重因素,矛盾糾紛是及時得到化解還是進一步激化可能僅在一夕之間,亟需及時妥善處置!闭勂鹫{解工作,梁大姐感觸良多。在她看來,人民調解絕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下,心中有桿秤,面對“剪不清理還亂”的家事糾紛,也要把問題厘清、把道理講明,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解決方案。
“家和萬事興,家事糾紛也關乎著社會和諧穩定。近些年受理的家事糾紛,不斷涌現出新情況、新問題,除了法律層面,更有社會層面的問題折射。以調解緩沖矛盾,以多元解紛為糾紛尋找更好的出口,是我們在探索家事審判‘專科專家’道路上作出的成功實踐!痹撛合嚓P負責人介紹,“謝大姐調解工作室”以將家事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為目標,轉變家事審判理念,讓家事糾紛化解從單純的案件辦理向情感修復、親情彌合轉變。依托“謝大姐調解工作室”,今年共受理婚姻家庭類糾紛訴前調解案件1183件,調解成功891件,調解成功率75%,婚姻家庭類民事一審收案數同比減少12.3%。
向糾紛源頭再探路
“謝大姐調解工作室”是謝家集區法院進行家事糾紛訴源治理司法實踐的縮影。
該院以訴源治理為抓手,向家事糾紛的源頭和事后延伸司法職能,通過人身安全保護令、事后回訪、司法建議以及與街道、村居的工作人員聯動,及時摸排參與家事化解,指導糾紛處置!皩I化調解挺在前,專業化審判保障不可缺”的做法是謝家集區法院對家事審判的實踐總結。
在家事案件優先調解中,家事調解員可隨時針對法律問題,得到家事審判團隊的及時解答和指導。對于調解不成或雙方矛盾較為激烈的,案件將及時進入立案、審判流程,家事審判團隊以開庭審理方式解決糾紛,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家事案件判后回訪工作,積極延伸判后服務,做好家事審判“后半篇文章”?紤]到家事糾紛的特殊性,案件的審結有時并不能伴隨著矛盾糾紛的消弭與情感訴求的化解,家事審判團隊根據具體案情,定期梳理需要回訪案件,重點關注涉及老年人、未成年人、被侵害婦女等群體的家事糾紛案件,成立由法官和調解員等組成的回訪小組,通過上門走訪、電話回訪等方式,主動和當事人“拉家!保环矫媲袑嵶龊冕尫ê团泻蟠鹨晒ぷ,跟蹤了解當事人生活狀況、感情修復情況以及生效裁判文書履行情況,從源頭上避免次生糾紛,確保案件辦理效果。另一方面,及時關注回訪過程中當事人反映的問題及出現的矛盾,排查風險隱患,并積極對接婦聯、民政等部門,從源頭上避免和防范產生新的矛盾糾紛,實現“案結、事了、氣順、人和”。(通訊員 肖啟蒙 王 琪 記者 張 靜)